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鲁迅(论文)

2024-07-20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于鲁迅

鲁迅,周树人先生笔名。周树人( 1881 年 9 月 25 日— 1936 年 10 月 19 日) ,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 1898 年改为周树人, 字豫山、豫亭 。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作品包 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 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 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 600 万字,其中著作约 500 万字,辑 校和书信约 100 万字。

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鲁迅的作品一直出现在我们的求学路上。 鲁迅的文章, 似乎成为了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 从刚踏上求学之路 的儿童,到 60 几的老爷老太,都知道鲁迅的大名。鲁迅的精神、文 学甚至已经传向国外。 至今, 鲁迅思想也对韩国文化界有很深刻的影 响。 韩国当代著名作家崔仁浩在其长篇小说《商道》中将鲁迅称为“中 国最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有韩国学者以一首诗中的陀螺形容鲁迅 在亚洲的地位: 转动的陀螺是东洋整体性的象征, 而占据同心圆中心 位置的,古代是孔圣人,现代则是鲁迅。鲁迅思想是 20 世纪留给人 类的共同遗产, 也使中韩文化交流更加深入。 对于鲁迅思想和作品的 研究可能成为中韩文化深层交流的切入点。鲁迅又是在日本留过学 的, 在日本求学了很久, 对日本的影响也很深刻 。可以说, 日本和韩 国对鲁迅的崇敬并不亚于中国。

鲁迅的作品, 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刻薄犀利的文字, 还有

无时无刻充斥着整篇小说或者整篇文章的他的爱国之情。 只是, 他的 爱国之情, 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他用他的尖锐, 用他的刻薄, 在讽刺 着这个落后的中国, 讽刺着麻木的人们 。他希望革命, 他希望麻木的 人们清醒过来, 和有为青年们一起革命起来, 打击腐败的中国封建制 度。在《阿 Q 正传》中,鲁迅描绘了一个我认为有些神经质的人物 —— 阿 Q 。他心理畸形, 即使被人打了也觉得是光荣的, 自豪的 。但 是这也视打他的人是谁, 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势利眼。 鲁迅不止一次 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 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 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 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阿 Q 的性格主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 神胜利法,就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用现实的眼光看待世界。 他盲目的自尊自大, 自轻自贱, 欺负弱小, 害怕强势, 用自欺欺人的 方式来获得精神胜利。 这种精神胜利法, 概括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国民 性的弱点。当革命党出现时,阿 Q 又投向革命党。但是阿 Q 只是纯 属地想要保全性命, 并没有真正的清醒。 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的 麻木之深, 中国的毫无生气的人心。 还有赵太爷这个角色代表的是当 时社会上的凶暴的地主阶级,反映了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 固。整篇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 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 但同时又是一 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 寓庄于谐, 亦庄亦谐, 在笑声 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阿 Q 正传》 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并 且非常出色的讽刺艺术 。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

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 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 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 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 对阿 Q 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 健忘和耻辱。 阿 Q 的悲惨结局,既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显示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 性 。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 。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人口 的绝大多数, 他们应该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他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应 该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然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却忽 略了这些。 结果让封建势力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 导致辛亥革命的失 败。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场“换汤不换药”的情景, “革命党虽然进了 城, 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 …带 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很显然, 这场革命并没有给社会带来 实 质性的变化,农民阶级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改变。阿 Q 想参加革命, 而不得其门, 反而成为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牺牲品, 被推上了断 头台, 落了个“大团圆”的下场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也 如阿 Q“大团圆”的命运一样,落了个失败的结局。因此,阿 Q“大团 圆”的结局,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作品正是通 过阿 Q 的悲惨结局,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 场革命因为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从而也 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鲁迅的文学作品我也看了一些, 不多, 但对鲁迅的一些基本思想 大致了解了一点。 我是喜爱的鲁迅的, 并且认为当代人也仍要吸取鲁 迅的一些对我们有利的思想。 我们也该向鲁迅那样, 对于当代的一些

时事就应该予以抨击, 让世界, 让社会, 让人们活在更和美, 更美丽 的世界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