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 卵巢癌的新药治疗进展 颇姜皎 (华中科技大学同蒋医学院同济医院.湖北武汉j30030) 关键词:卵巢肿癌,药物疗法{紫杉醇/治疗应用;拓扑帝根,亍台疗应用 米托蒽醌,洁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7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1692(2002)01 0008—03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2O世 纪70年代后,发现顺铂对卵巢癌和睾丸癌有显著作 用,奠定了以铂为基础的治疗卵巢癌的联台方案。20 世纪8O~90年代,化疗新药或其衍生物不断涌现,使 原来预后极差的卵巢恶性肿瘤疗效有了改善,致使化 疗日益成为辅助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目前,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经FDA批准的新药 如下(见表1): 表1经FDA批准治疗卵巢癌的新药 1紫杉醇,泰素(paclitaxe],taxo]) 化疗时先注射铂类再用紫杉酵,则清除半衰期还会 延长。药物通过肝脏代谢,依赖微粒体酶P 450转化 紫杉醇是从紫杉属植物的针叶和树皮中提取的 天然药物,现已能人工合成。紫杉醇是二萜类化合 物,它难溶于水,亲脂性高,需用cremophor和无水 酒精作溶剂 为无毒的6 羟基紫杉醇;42 汁排出;很少经肾排泄。 代谢物或原形从胆 1.3临_床应用紫杉酵具有广谱的抗瘤活性,l 992 位于taxane环的c—l 3酯侧链发 年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转移 性卵巢癌,现已成为冶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一线或二 线化疗药物。紫杉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常用剂量 I_l作用机制挥重要的抗肿瘤活性,促进细咆内微管蛋白聚合,并 拈抗解聚作用,使微管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 体,起细胞毒效应,阻止肿瘤细胞分裂繁殖。体外试 验证明药物浓度为0.05 vmol/L时,即可发生微管 聚合反应。紫杉酵尚有免疫修饰功能,作用于巨噬细 胞上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促使释放白细胞 介素(1L)和干扰素(IFN),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 为13j~175 mg/m。,将药物溶于生理盐水中滴注3 小时,有效率分别为l5 、20 有人曾对滴注时间 进行研究。结果以滴注3小时对骨髓抑制远较滴注 24小时为少,但3小时方案易引起神经病变和乏力 症状。一般每疗程间隔3周,现有主张间隔l周给药 80 mg/m ,可使疗效提高,毒副反应增加不明显 为 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应常规在化疗前半小时静注 地塞米松20 mg,化疗前半小时口服或肌注苯海拉 明 0 mg及静注西米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紫杉醇腹腔治疗前景良好,因具有药代动力学 优势.使腹腔内药物浓度较血浓度大l 000倍。具体 方法是将紫杉酵l75 mg/m 溶于2 I 生理盐水中 作腹腔渣注。紫杉醇与铂类联台化疗可提高卵巢癌 1.2药物代谢紫杉醇静脉输注后,95 的药物与 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台,它的清除呈非线性动力 学模式。若采用24小时输注法,则总的清除半衰期 (half—Hfe of elimination)范围为5~52小时;若联合 收稿日期:2001 10—29 作者简介:砸美皎(1931).女.E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 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妇科肿瘤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肿瘤禁志2002年第17卷第l期 ・9・ 的效应率至63 ,两药问无交叉耐药。紫杉醇联合 顺铂(DDP)、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cTx)及三药联 合(TPc)方案均可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时 间。紫杉醇治疗晚期乳癌的效应率为20 ~60 ; 联用阿霉素后有效率高达90 。 与拓朴异构酶I结合后,由于稳定了可解开的DNA 拓朴异构酶I复合物,于是DNA单链断裂,导致复 制停止,细胞死亡。 3.2临床药理学拓朴帝根内酯环看来是抗肿瘤 活性所在。当pH升高达7~8时,内酯环开放,变成 无活力的羟基型。投药后这两种形式(内酯型和羟基 型)在体内达到平衡。 拓朴帝根的分布与代谢符合药物动力学的两室 模型,用药剂量与峰浓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呈正比,并与血液学毒I生相关,拓 1 4毒副反应紫杉醇的最主要毒副反应是超敏 反应(supersens t v ty),表现为心动过缓、低血压、 荨麻疹 皮肤潮红、腹痛 多于用药第1天发生,严重 者可致死。凡有明显过敏史者禁用此药,用药前常规 预防用药,用药时严密监护,作好抢救措施。骨髓抑 制是剂量限制毒性,3小时静注发生重度粒细胞减 少占27 ,重度血小板减少约为5 。心脏毒性表现 为室性心动过速、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甚至并发严重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神经毒性在剂量超过230 mg/m。时可发生四肢麻木、关节痛及肌痛,停药后 朴帝根的半衰期为l-7~4 9小时,与投药方式有 关。给药后24小时约50 从尿排出,部分通过胆汁 运迭经消化遭排出。拓朴帝根的肾清除率与肌苷清 除率相关,肾功能受损时拓朴帝根的清除率下降, 3.3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卵巢癌,与铂类或紫杉醇 无交叉耐药。早期研究证实,难治性卵巢癌对铂类和 紫杉醇联合化疗失败病例有13 ~14 对拓朴帝 根产生效应。常用剂量是1.0~l-5 rag/(m ・d)(输 注30分钟)×5日,间隔3周重复疗程。 3 4毒副反应骨髓抑制常见,为剂量限制毒性反 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较血小板减少显著,一般发生在 用药后8~15天,持续时间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不明显增加耐受剂量。其他包括胃肠道反 应(轻度或中度恶心呕吐,腹泻,黏膜炎)和皮肤反应 (脱发、皮疹)。 4依利诺帝根(irinotecan,camptosar,CPT一11) 逐渐消失。尚可发生胃肠道反应和脱发 2紫杉特尔,泰素帝(docetaxel,taxotere) 紫杉特尔是半合成的紫杉醇类似物,它从欧洲 紫杉树针叶中提取制成。 2 1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似,即促进细胞内微管 聚合,并有抑制解聚作用。 2 2临床药理学动物研究证实紫钐特尔的抗瘤 谱广,试管内细胞毒性测定其抗肿瘤活力为紫杉醇 的2~5倍。紫杉特尔剂量范围在20~115 mg/m。 时为线性清除,剂量更大时呈三相性清除 给药量约 5 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2.3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乳腺癌,有效率为52%, 紫杉醇治疗失败病例改用紫杉特永仍然靖效,卵巢 癌等患者也有疗效 常用剂量为70~100mg/m。,静 注1小时,间隔3周重复疗程,化疗前常规给予苯海 拉明和地塞米松,以预防过敏反应。 CPT一11是半合成喜树碱类似物,水溶性。 4 1作用机制CPT—l1是拓朴异构酶I抑制剂。 CPT一¨引起DNA和拓扑异构酶I之间“可解开的 复合物”的积贮,从而阻断DNA合成。 4+2临床药理学CPT ¨的临床活性主要通过 肝代谢去酯化,成为高活性的代谢产物SN一38 而 SN一38可能在肠道再次代谢,它在肠腔中的含量与 药物引起的腹泻有关。 4.3临床用药 主要用于结直肠癌。根据Roug[er 等Ⅱ期临床试验,CPT一11用于5一Fu治疗失败的晚 期结直肠癌患者,效应率为12.5 ~21.0 ,效应 持续时间约5个月。最常用的剂量方案有2种:(1) 2 4毒副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潮红、低血压、荨 麻疹和腹痛。骨髓抑制主要为粒细胞减少。心血管 反应表现为液体潴留、浆膜炎。尚有胃肠道黏膜炎、 脱发。 . 3拓扑帝根,和美新(topotecan,hycamptamine) 拓扑帝根是半合成喜树碱(camptothecin)类似 物,自中国喜树茎于提取,较5o年代分离物提高了 水溶性,并降低了出血陛膀胱炎毒性。 125 mg/m (输注90分钟)每周1次×4次,间隔2 周重复;(2)325mg/m ,每3周重复疗程。可与氟尿 嘧啶、醛氢叶酸(ieucovorin)或与草酸铂(oxallp latin)联合用药 3.1 作用机制DNA拓 F 树酶 (topt ̄isoraerase)主要作用是调节DNA空间构型的 动态变化.催化DNA分子在双螺旋基础上超螺旋 和解螺旋的相互转换。拓朴帝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是它能特异性抑制核酶拓扑异构酶I 当拓朴帝根 4.4毒副反应骨髓抑翩毒性同拓扑帝根,腹泻有 时严重,常为剂量限制性。每周用药方案时腹泻最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 our ̄ml oT Pra ̄ical 0ncoloe.y V0l】7 Ho 1 2002 常见,用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可明显缓解,开始 口服2 mg,此后4 mg,每4小时一次,直至腹泻停 毒性多发生于米托蒽醌的累积剂量超过120 ̄-160 mg/m。引起的心肌病变(以前曾接受过蒽环类药物 止。还可发生急性胆碱能性反应综合征(acute syn— drome of acholinergic response)表现为出汗和急性 为120 mg/m。,未接受过蒽环类药物为i 60 rag/ m )。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可有脱发、巩膜变 蓝、头痛。 腹泻,可用阿托品(O.5~1 mg)缓解。其他毒性反应 为恶心、呕吐、脱发、荨麻疹。 5米托蒽醒(mitoxantrone,MIT) 米托蒽醌是蒽环类(anthracycllne)抗肿瘤药. 是一全合成的蒽环类似物,具有一平面的三环蒽醌 环,其结构与阿霉素相似,抗瘤活性略高于阿霉素, 6双氟胞苷,健择(gemcitabine,gcmzar) 双氟胞苷属抗代谢类药物,为脱氧胞嘧啶棱苷 (deoxycytldine)类似物,其结构与阿糖胞苷相似 6.1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由于双氟胞苷结合至 DNA中,故影响DNA合成;因干扰DNA聚合酶修 复功能,故引起DNA链终止;并抑制核糖核苷酸还 原酶,使核苷酸池(nueleotide poo1)减少。 6.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晚期胰腺癌,对难治性卵 巢癌也具有价值的抗癌活性。常用剂量是l 000 mg/m。静注,每周1次,共7次,然后4周中用3次。 抗瘤谱也较广。 5.1作用机制正如蒽环类药物一样,它是DNA 插入剂,与DNA发生交互作用,影响染色体复制过 程,尤其使细胞阻断于G。期,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米托蒽醌在作用过程中还原成半苯醣,但半苯醌是 无反应的,此点与阿霉素相比是使心脏毒性下降的 原因。米托蒽醌的主要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 拓扑异构酶I活力介导的。 5.2临床药理学静脉给药后米托蒽醌在体内广 泛分布,一部分经肝脏代谢,其余部分以原形从胆汁 和尿液排出。研究证实腹腔内灌注米托蒽醌可保持 该药腹腔内活性6~22周。 6.3毒副反应毒牲相对较轻,表现为轻度恶心、 呕吐、周围性水肿、皮疹、流感样综合征,偶有中性粒 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7去甲长春花碱(vinorelbine,NVB) 去甲长春花碱是半合成的长春花碱衍生物。它 阻断微管聚龟 使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抗瘤 谱广,抗肿瘤作用至少相当于或超过其他长春碱类 药物。 ■, 5.3临床应用 妇科主要用以治疗卵巢癌,如在 PAC方案中将米托蒽醌替代阿霉素或表阿霉素。剂 量根据病情,瘤灶明显者l2~14 mg/m。静脉输注, 每3周一次 瘤灶微小者10mg腹腔内注射,每3周 一在美国,去甲长春花碱已被FDA批准用于非 小细胞性肺癌,并被证明对准治性卵巢癌、乳腺癌颇 有疗效。常用剂量是30 mg/m。,静注,每周i次。主 要毒性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神经毒性表现深腱 次。治疗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也有敛。 主要是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和血 5.4毒副反应反射消失 硬秘和感觉异常少见。其他毒性反应为轻 度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脱发。 小板减步)和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发生在腹腔灌注后)及肝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心脏 本刊迁址启事 本刊编辑部即日起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联系地址:杭州市解放路88号 邮编:310009 电话:(0571)87783654 87783659.,冀暮:(0571)877836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