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教案

2021-04-13 来源:爱go旅游网
课标要求:概述伴性遗传。学习⽬标: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类红绿⾊盲症。

能⼒:1.通过分析⼈类红绿⾊盲症的遗传,培养学⽣的推理能⼒。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

情感:通过学习,树⽴优⽣、关爱⽣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学习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类红绿⾊盲症的遗传。

学习难点:1.分析⼈类红绿⾊盲症的遗传。 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我的课堂:⾃学等级

⼀.情境导⼊:⼆.课前预学:

1.发现⾊盲症的第⼀⼈是 ,被发现是⾊盲症的第⼀⼈是 ,《论⾊盲》是 写的。

2.基因由 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代。即基因在 上, 和 存在着明显的平⾏关系。(萨顿)3.摩尔根在研究果蝇时发现,基因在染⾊体上呈 排列。4.染⾊体可分为 和 两种。

5.伴性遗传是指控制⽣物性状的基因位于 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 相关联。6.⾊盲基因只位于 上,为 基因,可表⽰为 。

7.请填出⼈的正常⾊觉和红绿⾊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性 男性基因型表现型

三.合作探究:

1.分析下⾯⼏组⼈类红绿⾊盲症家族系谱图:第⼀组: 第⼆组:

P 正常⼥性×⾊盲男性 P ⾊盲⼥性×正常男性↓ ↓

⼦代 男⼥正常 ⼦代 正常⼥性 ⾊盲男性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由第⼀组可得出:⾊盲基因为 基因。为什么? 。由第⼆组可得出:⾊盲的遗传⽅式为 。为什么? 。综合⼀、⼆可得:⾊盲的遗传⽅式为 。

2.分析红绿⾊盲的两种交配⽅式:(即P35—图2—12和图2—13)得出:红绿⾊盲具有 (或 )的特点。

3.阅读教材P36,学⽣分组完成图2—14和图2—15的遗传图解。得出:男性患者 于⼥性患者;⼥性患者的⽗亲和⼉⼦ 是患者。四.我的疑问:

五.⾃我检测:1.伴性遗传是指 ( )

A.性染⾊体控制的遗传⽅式 B.X染⾊体所表现的遗传⽅式

C.Y染⾊体所表现的遗传⽅式 D.性染⾊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联系的⼀种遗传⽅式2.下列有关性染⾊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性染⾊体 B.性染⾊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C.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没有性染⾊体 D.植物的性染⾊体类型都是XY型3.某男性⾊盲,他的⼀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 )

A.两个Y染⾊体,两个⾊盲基因 B.⼀个X染⾊体,⼀个Y染⾊体,⼀个⾊盲基因C.两个X染⾊体,两个⾊盲基因 D.⼀个X染⾊体,⼀个Y染⾊体,没有⾊盲基因4.⾎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哪种基因的传递是不可能发⽣的 ( )A.外祖⽗→母亲→⼥⼉ B.祖母→⽗亲→⼉⼦C.祖母→⽗亲→⼥⼉ D.外祖母→母亲→⼉⼦

5.某⼥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盲,该同学的⽗母的⾊盲情况是 ( )

A.⽗⾊盲,母正常 B.⽗正常,母携带者 C.⽗正常,母⾊盲 D.⽗⾊盲,母携带者6.(08⼴东)右图为⾊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II-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II-3与正常男性婚配,⽣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II-4与正常⼥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D.II-4与正常⼥性婚配,⽣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7.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体上。基因b使雄配⼦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为1:1,宽叶个体站3/4,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8.现有⼀母⼦去医院看病,医⽣发现其母亲患有⾎友病(⾎友病是⼀种伴X染⾊体隐性遗传病,⽤h表⽰其致病基因),⼉⼦有⾊盲,随即医⽣在其⼉⼦的病历上写上⾎友病,为什么?试写出⼉⼦的基因型。

9.已知猫的性别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对只存在于X染⾊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B为⿊⾊、b为黄⾊,B和b同时存在为黄底⿊斑。请回答(只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斑猫和黄⾊猫交配,⼦代性 (2)⿊⾊猫和黄⾊猫交配,⼦代性别和⽑别和⽑⾊表现如何? ⾊表现如何?反思与积累:

第3节 伴 性 遗 传( 第 ⼆ 课 时)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课标要求:概述伴性遗传。学习⽬标: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抗维⽣素D佝偻病。

能⼒:1.通过分析抗维⽣素D佝偻病的遗传,培养学⽣的推理能⼒。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

情感:通过学习,树⽴优⽣、关爱⽣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学习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抗维⽣素D佝偻病的遗传。

学习难点:1.分析抗维⽣素D佝偻病的遗传。 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我的课堂:⾃学等级

⼀.情境导⼊:⼆.课前预学:

1.抗维⽣素D佝偻病是⼀种 遗传病,由显性基因 控制。

2.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性患病;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男性患病。因此,⼥性患者⼀般 男性患者,但部分⼥性患者病症较轻。

3.⽣物界中,性别决定⽅式主要有两种,即 和 ,⼤多数⽣物是 ,⽽鸟类和蛾类是 ;前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体决定,即,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体决定,即 ;后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体决定,即 。三.合作探究:

1.伴X染⾊体显性遗传的特点。2.ZW型遗传⽅式的特点。四.我的疑问:五.归纳总结:四.尝试解题

1.⼈类遗传病中,抗维⽣素D佝偻病是由X染⾊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素D佝偻病,妻⼦表现正常;⼄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的弟弟患红绿⾊盲,从优⽣的⾓度考虑,甲、⼄家庭应分别选择⽣育 ( )A 男孩、男孩 B ⼥孩、⼥孩 C 男孩、⼥孩 D ⼥孩、男孩

2.抗维⽣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是 ( )A.男患者与⼥患者结婚,其⼥⼉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结婚,其⼦⼥均正常C.⼥患者与正常男⼦结婚,必然⼉⼦正常⼥⼉患病D.患者的正常⼦⼥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纯种芦花鸡(ZBZB)与⾮芦花鸡(ZbW)交配,产⽣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雌性芦花鸡与⾮芦花鸡的⽐例是 ( )A. 3:1 B.1:2 C.1:1 D.1:2:1

4.下图为甲、⼄、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式以及⼀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

①系谱甲为常染⾊体显性遗传,系谱⼄为X染⾊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体隐性遗传②系谱甲为常染⾊体显性遗传,系谱⼄为X染⾊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体隐性遗传

③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2基因型XBXb 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XDXd④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9基因型XBXb 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XDXd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当男性为抗维⽣素D佝偻病患者和正常⼥性结婚的后代中,⼥⼉ ,⼉⼦ 。试画出其基因图解。

6. 鸡有芦花鸡和⾮芦花鸡,ZBW、ZBZB、ZBZb表现为芦花鸡,ZbW、ZbZb表现为⾮芦花鸡。某养鸡场为了提⾼产蛋效益,欲⼤量饲养产蛋母鸡,试问:可采⽤怎样的交配⽅式,对早期雏鸡就可以根据⽻⽑的特征将雌性和雄性区分开。要求写出其遗传图解。(提⽰:要根据⽻⽑区分雌雄,就要使后代的雌性个体中全为⼀种⽻⽑,雄性个体中全为另⼀种⽻⽑)反思与积累:过关检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体 ③着丝点在第⼀次分裂后期⼀分为⼆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体分离,导致染⾊体数⽬减半 ⑥联会后染⾊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体数⽬减半发⽣在第⼆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2.某动物的卵巢中有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个数分别是 ( )A.10和10 B.10和40 C.40和120 D.10和30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个染⾊体与其DNA分⼦数之⽐是 ( )A.1:2 B.:4 C.1:8 D.2:1

4.指出⽆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 ( )A.纺锤体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联会 D.DNA复制5.(多选题)右图所⽰为男性曲细精管横切⾯模式图,表⽰由精原细胞(a)⽣成精⼦的过程。图中可能含有46条染⾊体的细胞是 ( )

A.细胞a B.细胞b C.细胞c D.细胞d

6.右图是⼀个哺乳动物细胞的⽰意图,它属于 (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C.⾻髓细胞 D.雄配⼦

7.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体,下列哪四个精⼦来⾃同⼀个初级精母细胞 ( )A.Ab、Ab、ab、ab B.aB 、Ab、AB、ABC.Ab、aB、Ab、Ab D.AB、AB、aB、aB

8. 右图所⽰是某植物根尖分⽣区细胞分裂的⽰意图。其中Y和y表⽰基因造成l号和2号染⾊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A.染⾊体复制时发⽣了基因突变B.1号和2号发⽣了交叉互换C.同源染⾊体联会错误D.基因发⽣了⾃由组合

9.下图中,横轴表⽰细胞周期,纵轴表⽰⼀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体数⽬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表⽰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体数⽬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体数⽬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某动物体细胞中含有38条染⾊体,该动物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时,含有双链DNA的个数是 ( )A.38个 B. 76 C.少于76个 D.多于76个

1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体和DNA之⽐为l:1的时期是 ( )A.第⼀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第⼀次分裂后期C.第⼆次分裂中期 D.第⼆次分裂后期12.[多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体上呈线性排列

B.每个基因通过控制⼀个蛋⽩质分⼦的合成来控制⽣物的性状C.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体上都含有⼀个DNA分⼦D.DNA分⼦中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段被称为基因

13.某⽣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个着丝点,这种⽣物细胞在减数第⼆次分裂中期有染⾊体数⽬最多是 ( )A.92条 B.46条 C.23条 D.69条

14.在⾼等动物的某⼀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处于减数分裂第⼀次分裂,含有2个四分体B.⼄图中含有4个姐妹染⾊单体,⽆同源染⾊体

C.在丙图所⽰的时期,⼈的细胞中含有92条染⾊体,92个姐妹染⾊单体

D.该器官⼀定是动物的精巢

15.下图的4个家族遗传系谱图,⿊⾊是遗传病患者,⽩⾊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B.肯定不是红绿⾊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C.家系⼄中患病男孩的⽗亲⼀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个正常⼥⼉的⼏率是25%

16.豚⿏⿊⽑对⽩⽑为显性,⼀只⿊⾊雄豚⿏为杂合⼦,⼀次产⽣2000万个精⼦,同时含有⽩⽑基因和Y染⾊体的精⼦有 ( )A.2000万个 B.1000万个 C.:500万个 D.250万个

17.下图是⼈类⼀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图中阴影部分表⽰患者)推测这种病的遗传⽅式是 ( )

A.常染⾊体显性遗传 B.常染⾊体隐性遗传C.x染⾊体显性遗传 D.X染⾊体隐性遗传18.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DNA复制、基因加倍、染⾊体加倍B.精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精原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产⽣了精⼦C.减数第⼀次分裂,同源染⾊体分离,同时⾮同源染⾊体⾃由组合

D.减数第⼀次分裂,同源染⾊体分离,减数第⼆次分裂⾮同源染⾊体⾃由组合

19. 如右图是某⼆倍体⽣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②该细 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体 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体组,1与2为⼀组,3与4为⼀组 ④该细胞中,如果1 是Y染⾊体,那么2也是Y染⾊体,3和4为常染⾊体A.只有1种说法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正确

20.⼈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友病(Xh)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型DdXHXh和ddXhY的两⼈婚配,他们⼦⼥中表现正常的占 ( )A.O B.25% C.50% D.70%⼆.⾮选择题:

21.如图所⽰,甲 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甲、⼄、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的变化是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2)甲图d—e和⼄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体变化的不同点在于: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丙图⽽⾔, b c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h—i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 。(4)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是:甲图中的b c:________;⼄图中的 c e:________。

⑸甲图中的c d相⽐,⼄图中的c d段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图表⽰⼆倍体⽣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据图回答

⑴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该细胞中染⾊体数与DNA分⼦数之⽐为___________,该⽣物所有正常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染⾊体____________条。

(2)B图动物细胞形成的⼦细胞有________种,该⽣物所有正常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染⾊体 ___________条。(3)C图细胞中⾮姐妹染⾊单体之间常常发⽣________, 导致染⾊单体上的基因________。23.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基因 A对a是⼀对等位基因).请分析回答

⑴若Ⅱ7不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Ⅱ7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体上,Ⅲ8与⼀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率为____________,患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4.如果假定的亲本是AAXX和AAXY.如何解释下列后代基因型:

(1)AAXY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AXX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A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果蝇野⽣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体的编号如下表所⽰

注:①每种突变型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型的性状表现相同;②6种果蝇均为纯合⼦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请回答:。

(1)若进⾏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做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进⾏验证⾃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 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沦根据是___________表现为⾃由组合。

(3)若要通过⼀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wY(长翅⽩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_____________,选作⽗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是____________

26.已知抗维⽣素D佝偻病是由X染⾊体上显性基因(A)控制的,⾎友病是由X染⾊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现有两对刚刚结婚的青年夫妇,甲夫妇的男⽅是抗维⽣素D佝偻 病患者,⼥⽅正常;⼄夫妇双⽅都正常,但⼥⽅的弟弟是⾎友病患者(其⽗母正常)。请根据题意回答:(1)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

甲夫妇: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妇: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建议这两对夫妇在⽣育之前进⾏遗传咨询。假如你是医⽣:①你认为这两对夫妇的后代患相关遗传病的风险率是:甲夫妇后代患抗维⽣素D佝偻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__;⼄夫妇后代患⾎友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___。

②优⽣学上认为,有些情况下可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请你就⽣男⽣⼥为这两对夫妇提出合理的建议,并简述理由。

建议:甲夫妇⽣⼀个_________孩;⼄夫妇⽣⼀个_____________孩。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节 伴性遗传(第⼀课时)⾃我检测: 1-6 DACBDB

7.(1)XBXB XbY (2)XBXB XBY (3) XBXb XbY (4)XBXb XBY8.因为母亲患病,必传h基因给⼉⼦,则⼉⼦必患⾎友病。 XdhY9.略(注意遗传图解的格式)雌性⿊⾊ 雄性⿊⾊

第3节 伴性遗传(第⼆课时)⾃我检测:1—4 CDCD

5.会患病 都正常 略(要求写出:亲本、⼦代基因型、⼦代表现性)6.注意与XY型性别决定的区别,答案略过关检测(⼆)⼀.选择题:

1~5CDAD(ABC) 6~10ACABD 11~15 B(BC)BCB 16~20 CBCAB⼆.⾮选择题:

21 (1)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2)着丝点分裂,染⾊单体分开 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体分开(3)染⾊体复制 受精作⽤

(4)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次分裂

(5)分裂过程中有联会⾏为,并出现四分体22 (1)有丝 后 1:1 8(2)1 12

(3)交叉互换 重组

23 (1)X染⾊体隐性遗传(2)常染⾊体隐性遗传(3)1/8 XAY

24 (1)在精⼦产⽣过程中,Y染⾊体在减数第⼆次分裂时不分开。(2)在卵⼦产⽣过程中,X染⾊体在减数第⼆次分裂时不分开。

(3)在精⼦尝试过程中,Y染⾊体在减数第⼆次分裂时未分到该精⼦细胞中。25 (1)VV×vv或DDdd

(2)③bbHH×⑥BBhh B、b和H、h为⾮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3)②VVXwXw(长翅⽩眼♀)④vvX-Y(残翅♂)26 (1)甲:XAY XaXa ⼄:XBY XBXB或XBXb

0 (2) 50% 12.5% 男、⼥ 根据遗传定律可判断,甲夫妇的后代中,⼥⼉⼀定是患者;⼄夫妇的后代中,⼥⼉不会患病,⼉⼦可能患病,(患病概率为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