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2022-10-13 来源:爱go旅游网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迸.发(bèng) 怆.

然(chuāng) 大杂烩 乐不可知 B.跻.身(jī) 摩挲. (sā) 仪仗队 荣膺桂冠 C.恫吓.(xià) 糟粕.(pò) 一溜烟 令人扼腕 D.粗糙.(cāo) 岿.然(kuī) 发详地 召之即来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湖面上传来一阵阵歌声,歌声 高 低。

②周杰伦改变了华语乐坛,没人可以否认他 了一个新时代。 ③最近几个月,他变得沉默寡言, 不肯主动跟人交谈。 A.忽而 忽而 开创 一直 B.忽而 忽而 开拓 一向 C.忽然 忽然 开创 一向

D.忽然 忽然 开拓 一直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那点微薄的工资,对于全家庞大的开销简直是九牛一毛....

! B. 通常,阻碍行人前行的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颗沙子。 C. 隆冬时节,百花凋谢,水仙却迎着严寒亭亭..玉立..,十分惹人喜爱。 D.这些根雕,件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精湛技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道路修好后,村委会又拿出一笔资金,添置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场、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并鼓励村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一家总部设在纽约的旅游公司负责人说,7到10年内,如果我们能把握良机,中国游客将成为美国入境游的最大市场。

C.在昨天开幕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上,有些知名学者发出倡议,希望将孔子的诞辰,也即9月28日设定为“尊师日”。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当孩子意识到爱时,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

C.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文化复兴也需要庄子

据韩联社日前报道,近段时间以来,韩国掀起了一个小小的庄子热,直接表现就是接连出版了《庄子》新韩译本、《从庄子学的幸福人生》、《庄子思想》、《庄子闲逛在想象中》等几本书。

韩国庄子热的表现还有很多。近3年来,韩国仅关于庄子哲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有近40篇。2000年至2006年,高丽大学等18所高校高考论文题目中,涉及《庄子》内容者多达9次,而涉及《论语》内容者仅4次。

众所周知,与田园牧歌般的传统乡村生活相比,现代城市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节奏快、压力大,人情冷漠、人际疏离,许多人身心疲惫,甚至内心充满无可名状的孤寂感和抓狂感。诚如德国哲人尼采所说:“一个有知识和良知的人,在人群拥挤的大都市里,就如同在沙漠里一样孤独。”这种现象在西方社会中多被称为“精神疾病”,需要借助心理医生等外界力量加以疏导。但在中国文化体系内,却可以通过人内心境界的提升予以化解,最典型的思想资源即来自《庄子》。

法国哲人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庄子同样认为,对于人而言,礼法、道德等外界规范性力量,就像给马戴上络头一样,束缚了人的本性。但庄子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打破枷锁,而是反对世俗名利污染人的心灵,向往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这

1

种人生态度,对生活在喧嚣浮躁社会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精神避难所。 古人常说:“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一般而言,儒家较为强调外界规范性力量建设,注重培养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而佛道两家则倾向于消极避世。儒家文化和佛道二教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构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三教并行的中国文化生态体系。 韩国历史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至今亦是儒风犹存,尊长有序、礼仪严谨,社会上的外部规范性力量较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近30年来,韩国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迅速转变,导致诸如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症等现代文明病问题日益凸显。此外,韩国身处中美日俄四大国夹缝之中,且一直和朝鲜对抗。凡此种种,皆造成韩国人精神高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和了解庄子“人相忘于道术,鱼相忘于江湖”的人生态度,求得心灵的自由与人生的洒脱,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庄子热并不是韩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庄子热自不怠言,即使在西方,庄子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学者们把他视为与卢梭并驾齐驱的批评和诊治现代文明病的先知先觉者。当然,庄子要比卢梭早近两千年。瑞士学者毕来德甚至说:《庄子》应该成为西方人所熟“悉的一部经典,就像珍爱蒙田《随笔集》或帕斯卡尔《思想录》那样。”

包括中韩两国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庄子热,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文化开始回归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文化并存和共荣的文化生态格局——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文化现象;二是中国文化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文化现象。无论如何,庄子都是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要看到,传播中国文化与提升中国软实力,虽然有必要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但也

不能忽视以庄老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的影响力。或许,在孔子学院之外,还可以开辟一条“庄子

学院”的文化传播路径。

《环球时报》(2010、6、25) 6、不是庄子热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韩国接连出版了《庄子》新韩译版、《庄子思想》、《庄子闲逛在想象中》等几本书 B、近3年来,韩国仅关于庄子哲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就近40篇,另外,高丽大学等18所高校高考论文题目中涉及庄子内容的次数远高于涉及《论语》内容的次数。

C、西方的学者们把庄子视为与卢梭并驾齐驱的批评和诊治现代文明病的先知先觉者,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把《庄子》当成西方人所熟悉的蒙田《随笔集》或帕斯卡尔《思想录》那样来珍爱。”

D、由于韩国掀起了一个小小的庄子热,使得诸如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症等现代文明病得到了治愈,从而使韩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文化生态体系。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热说明中国文化已回归儒释道三教文化鼎立并行的生态格局。

B、西方社会中要借助心理医生等外界力量加以疏导,而在韩国,只要有庄子思想就能化解在喧嚣浮躁社会的现代人因工作压力、人情冷漠、人际疏离等出现的心理疾病。

C、庄子热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包括中韩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 D、传播中国文化与提升中国软实力,既要宣传儒家文化,更要设立“庄子学院”,加强庄老道家文化的宣传力度。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生活的发展,现代文明病问题会日益凸显。

B、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求得心灵的自由和人生的洒脱,否则容易患“精神疾病”。

C、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三教并存和共荣的中国文化生态体系,会促进中国文化更加健康发展。

D、庄子思想早于卢梭近两千年,其思想内涵也要比《随笔录》和《思想录》丰富得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2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译文: 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9.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

其上矣 非:责怪、非难。 B.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适:适应、顺从

C.春省.

耕而补不足

省: 视察

D.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度:法度、标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则齐国其.

庶几乎? B.巡狩者.

,巡所守也

天下诸侯进觐者.

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C.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D.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为.

击破沛公军 11.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而彼且奚适也 B.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C.善哉问也

D.于禽兽又何难焉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提倡君王不仅要与民同乐,还要与民同忧,这充分体现了孟子学说中的民本思想。 B.孟子善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本文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来启发齐宣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使主旨更加鲜明、有力。

C.引用“夏谚”的目的是从正面告诫齐宣王,贤明的君主出游要为了百姓,急百姓之所急,这样百姓才会殷切盼望他们出游。

D.本文中,孟子并没有否定齐宣王的游观之乐,而是通过引用晏子跟齐景公的故事,把他引向正确的方向,即与民同乐。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分)

译文: (3)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有人说“人自伤心水自流”中有两个“自”用得很妙,请说说理由。

⑵、试从结构,情感等方面对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作简要赏析.。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任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1) 孟子,名 ,字子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古人习惯上称孔子为“圣人”或“至圣”,称孟子为 。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3) ,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4)人而无信,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论语》)(5) ,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

3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春 丰子恺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一日之内,乍暖乍寒。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

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温和”上,正是气候最温和的时节。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硃磦,轻描淡写。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像是塞尚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贵贱高下。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

4

下,把她解救到教堂,为保护她不受别人的伤害,他甚至不惜得罪了收养他的副教主克洛德。

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选自丰子恺《佛无灵》,有删节)

16.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6分)

①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3分)

答: 。 ②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3分) 答: 。

17.“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 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18.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春”的特点。(6分)

答: 。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第一段写人们对“春”的赞美和喜爱,是为下文作者表达对“春”的不同感受作铺垫。 B.作者引用“一春能有几番晴”“小楼一夜听春雨”“春在卖花声里”等诗句,是为了说明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愁苦。

C.本文主要采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春”的所见、所思、所感。

D.文中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E.作者在本文所表达的对“春”的情感和朱自清在其作品《春》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六、(4分)

20、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然而马谡一意孤行,轻敌大意,终于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虽极其不舍,然而军令如山,于是挥泪斩了马谡。 (《三国演义》)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新。 (《家》)

C.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莱特》)

D当爱斯梅拉达因为被指控使用巫术刺伤弗比斯而判处绞刑时,加西莫多从钟楼飞身而

(《巴黎圣母院》)

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 (《欧也妮•葛朗台》) 七、(15分)

21、某中学高二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现向你征求社名。请你拟定社名后用不

少于200字说明理由,要求至少三个理由。

八、(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穿越过时间的河流,孟子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无论是修身养性、治国安民,还是教育学习、交友处世,甚或孝亲敬老等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 如:第一则: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第二则: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第三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请你就以上其中一则孟子名言作文,要求:(1)选准角度,立意自定,文题自拟。(2)写议论文或记叙文。(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乐不可知—乐不可支,怆然chuàng ;C恫吓hè;D发详地—发祥地,召之即来—招之即来)

2.A(“忽而”和“忽然”的意思差不多,但“忽而”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形容词等前面。开创:指开始建立,创建;开拓:指开辟,扩展。“时代”应和“开创”搭配。“一向”和“一直”都表示行为的一惯性,但“一向”着眼在行为、习惯的从来如此,而“一直”着眼在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包括某一时段内的动作、行为)

3.A(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此处应用“杯水车薪”)

5

4.C(A不合逻辑。“乒乓球”“羽毛球”不属于“体育设施”。B“中国游客将成为……最大市场”属主宾搭配不当,可把“游客”删去。D助词“的”省略不当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应在“参加”后加上“的”

5.C(“虽然……但”是复句,因此“但”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好处”后的逗号应改为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6、D(D为缘由,不是表现)

7、C(A原文为“中国文化开始回归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文化并存和共荣的文化生态格局。”B“只要有庄子思想就能化解在喧嚣浮躁社会的现代人因工作压力、人情冷漠、人际疏离等出现的心理疾病。”不对D原文为“或许,在孔子学院之外,还可以开辟一条“庄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路径。”)

8、D(无中生有) 9.B(B适:到、往)

10.D(D.给、替 A代词/表揣测;B表判断 /定语后置的标志;C介词“在”/比。) 11.C(ABD宾语前置,C主谓倒装。) 12.C(不是正面说明) 13、(1)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情)的。(“乐、忧”“然”句式各1分)(3分)

(2)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笃”“告诉”“不许”各1分,句意1分)(4分)

(3)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聚集,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与”“恶”“尔”各1分)(3分)

14、答案:

1.(3分) ①这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流水”联系到了一起。 ②以无情之水反衬诗人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2. (3分)① 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

②既写出了作者旅途的孤寂, 又表达了作者恋恋不舍的深情。 或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15、(1)轲 亚圣

(2)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4)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 (5)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16.(6分)⑴巧妙地借用古诗中的“断魂”,来说明清明时节的绵绵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

的不快。(3分)

⑵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经过修剪的花木有时只能得到富贵人家的欣赏,以此来对比突出自生自长的草不择贵贱高下,并能普遍受到大众的欣赏。(3分)

17.(5分)过渡作用。(或“提示下文”)由前面写暮春前作者所感受到的不愉快的生活,过渡到下文写暮春以后春天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享受。

18.(6分)暮春之前:乍寒乍暖,忽晴忽雨,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愉快。暮春之后:气候温和,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景色宜人,是一年中最令人愉快的时节。

19. (4分)B、E(B“春在卖花声里”不是“为了说明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愁苦”。E“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说法有误)

20、(4分)答案:BE(B项中“觉新”应为“觉慧”;E项“母亲”应为“父亲”,给欧也妮送

吃的的不是“查理”而是“拿侬”。)

21、示例:以“小草”为社名。大凡吟诵过唐代“诗魔”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律诗的人,总难忘却其中的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你可以想象那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啊!若用陶渊明的话,则大概是“芳草鲜美”又绿意盎然的早春景色吧。我还记得作者冰心写过这样一句诗:“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高二学生,正处“求知长身”阶段,就似碧嫩的“浅草”,在“春色满园”的神州大地蓬勃生长,充满生机……

22(略) 参考译文: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有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山去观光游览,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巡游一游乐,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叫做亡。

6

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又召集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曲!’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词说:‘畜君有什么不对呢?’‘畜君’,就是热爱国君的意思。”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