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埋线治愈痉挛性斜颈1例

2020-06-24 来源:爱go旅游网
·44·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00.06.031

ShanghaiJAcu-mox,Dec2000,Vol19,No6

珍珠明目液、红霉素眼膏治疗,效果不显。遂用自血

临证验案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27例

一般资料 27例中,男12例,女15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3个月。

治疗方法 合谷、内庭、尺泽、敏感点(阿是穴),身热者配曲池、大椎。选好敏感点(患者面向椅背,骑坐椅上,将两前臂放在椅背上,上身稍向前倾,头部伏于前臂上。于患者身后用双拇指腹侧向沿颈椎双侧旁开5分处,自上而下均匀用力按压,当患者感到指压处有酸麻胀痛时,该处即为治疗用穴。敏感点多位于第4~5椎旁5分处),作局部常规消毒,每次每侧穴位注射50%当归注射液0.5ml。穴位注射后进行针刺,用0.38mm×40mm毫针,直刺进针,针刺合谷、内庭时,轻捻转,小幅度提插,针刺尺泽、曲池、大椎用泻法。合谷、内庭行针同时,嘱病人做吞咽活动,持续1min~2min。留针30min,5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5d。

治疗结果 治疗27例,痊愈16例,占59.3%;好转8例,占29.6%;无效3例,占11.1%。总有效率88.9%。

讨论 慢性咽炎是咽粘膜慢性炎症。中医属热症,血气淤结。咽喉为肺胃所属,咽接食道而通于胃。可因风热犯肺,热邪灼肺,食辛辣煎炒之品,引动胃火上蒸,津液受灼,痰火蕴结所致肾阴亏耗,阴液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引起本病。故采取针刺合谷、内庭、尺泽、曲池、大椎,配合敏感点注射当归注射液,起疏风清热,消肿止痛,舒筋活血通络作用。对本病具有良好效应,值得推广。

(265100 山东海阳市54762部队医院 陈 雷)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隔日1次。治疗2次后,眼部干涩症状明显减轻,注射3次后,病人眼部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治疗2次。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强壮身体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加上自血注入更能有

效地调整气血,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目的。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医院 王艳英)

针灸治疗乙脑后遗症1例

患者,男,8岁,1989年7月就诊。曾因乙脑在外院抢救,经治疗脱离危险期。1个月后,就诊时见患

儿肢体瘫软无力,不能立坐,双目无神,状如“白痴”,不能言语及进食,吞咽困难,骨瘦如柴,肋骨显现,苔光剥,脉微弱。查体见上、下肢肌力“0”级,腱反射减弱。针灸以醒脑开窍,通利经脉,强筋健骨为治法。以阳明经、少阳经穴位为主,配心经穴位。上肢取“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下肢取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悬钟、环跳、风市、阳陵泉、申脉,并配通里、哑门、风池、风府、听宫、听会、颊车、下关、四神聪、膻中、百会、廉泉、肾俞、心俞。针刺开始3d用泻法,后用补法,四肢阳明经、少阳经穴位交替行针,每次通电10min~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肾俞穴配合灸法。5d后,患儿喉中可发音,1个疗程后可断续言语,且能进流质食物。2个疗程后患儿可言语、进食及立坐。查体见上肢肌力Ⅳ级,下肢肌力Ⅳ级,思维正常,3个疗程后痊愈而归。

按 乙脑后遗症多因温病灼伤津液,肺胃功能失调,气血两虚,使精微之气不能输布四肢,筋脉失养,肢体痿废不用,同时因气血两虚,心包失养,心窍蒙闭而致神志不清失语。治疗本病之所以选阳明经,是因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并可调理脾胃,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最终使水谷精微之气输达四肢,使肢体恢复正常,达到通利筋脉之功。

(437100 湖北省咸宁地区医院针灸科 阮桂英)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结膜炎1例

患者,女,71岁。两眼干涩不舒3年,轻度畏光,视物较久感觉疲劳,闭目休息片刻即感舒适。配带远

视加散光镜后症状无改善。近半年来症状加重,瞬目频频,不愿睁眼。经眼科检查眼底无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膜炎。曾用氯霉素、病毒唑、可的松等眼药水及埋线治愈痉挛性斜颈1例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上海针灸杂志2000年12月第19卷第6期

·45·

的后果。

(434000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李南安)

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至今原因不明,临床少见。现代中西医学尚无特殊疗法,我们用埋线法治愈1例。

患者,女,47岁。于1998年7月出现头部不自

主向后仰,偶然保持正常头位但时间极短,伴阵发性向右摆动。曾在多处求治,均确诊为痉挛性斜颈,并予中西药物、针灸等疗法,均治疗无效,而来我所治疗。检查见神清,头部向右后方向姿势,颈后板紧、摆动,撑住下颌右肩及头枕部持续性疼痛。予针刺风池、天鼎、肩井、肩

、大椎等穴,并以复方丹参、维生

素B12、地塞米松等针剂穴位注射,共10余次,除头、颈、肩疼痛减轻外,但后仰及板紧左右摆动无好转。后改用羊肠线埋植法交替埋入以上诸穴,并增加天宗、天牖、足三里,间隔15d1次。第1次治后明显好转,治疗3次后未再发作,停止摆动,完全恢复正常。按 天鼎穴靠近颈动脉、颈神经等处,操作时一定要小心。

(242000 安徽省宣州市徐继光针

灸诊所 徐继光 徐 华)

耳针加神阙穴贴敷治疗癃闭12例

癃闭是以小便排出困难,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耳针加神阙穴药敷治

疗12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24岁。细菌性痢疾所致5例,产后所致3例,腹部外伤所致1例,腹部术后3例,伴前列腺肥大者6例。

  治疗方法 取耳穴肾、输尿管、膀胱、交感、艇角(原名前列腺),配穴取肺、脾、肝、三焦、皮质下、外生殖器,疼痛加神门,感染加肾上腺、内分泌。用2%碘酒和75%酒精常规消毒耳廓,用消毒好的耳穴探棒在选定的耳穴处寻找敏感点或压痛点。将消毒好的揿针刺入穴位痛点或敏感点,再用胶布固定,两耳同时进行。并嘱患者每隔10min按压1次,每次5min~6min,直至开始排尿后每隔30min按压1次。埋针时间一般2~3d。另取独蒜头1个,山栀子3个,食盐少许捣烂,敷于脐上,上盖塑料薄膜加热敷。

治疗结果 12例中显效(2h内小便自解)9例,占75%;有效(6h内可自解)2例,占16.7%;无效(6h内小便未解)1例,占8.3%,总有效率达91.7%。时间最短半小时内即可自行排尿。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对产后及手术后所致者效果较好,外伤和疾病引起者效果稍差。

  讨论 中医认为耳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也证实耳针对机体机能有着双相调整作用。针刺耳穴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具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或抑制,对内脏起活血散瘀通癃之效。输尿管、尿道、艇角、外生殖器为相应部位取穴。取耳肺穴为清金降气,能使上焦的水液不断地输于膀胱,从而达到小便的通利。加肾、脾两穴益肾涤热,升提中气。

体穴神阙可补元气,振奋肾阳,使气行而溲通。

(225723 江苏省兴化市张郭镇唐刘卫生院

张宝荣 姜加裕)

针灸治愈肠套叠1例

患者,男,7岁。绕脐肿硬如块,时发阵痛,大、小

便不通,肠鸣拒按。经X线透视为肠套叠。治疗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消积散瘀为法。

取中脘、天枢、气海、章门、足三里等穴。采用中等刺激和重刺激,以平补平泻调和手法和重刺激泻法。针刺后即见症状减轻,次日复诊,腹部肿硬已缩小,疼痛亦止,小便微通,第2日针灸后,尿亦通畅,第3日大便亦解,第4日已痊愈。

按 肠套叠在中医学中无此名称,根据其症状多属症瘕、积聚之类。症则有块,瘕者假也,忽聚忽散气为之也。奔豚者如江猪之上窜,冷气上冲,其症瘕之气,聚于小肠,则曰小肠气,聚于膀胱则曰膀胱气,邪实则拒按,虚则喜按。今考其病乃为肠管一段套入肠腔遂名曰肠套叠,是小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肠套叠而引起肠腔急性阻塞,而被套入部因受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肠壁之坏死或穿孔,因此不及时作适当的处理使肠管复位,则可引起严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