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Ⅰ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07-12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4月第l2卷第4期 —513一 文章编号:1007—4287(2008)04—0513—02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马逸 ,尚士芹 ,杨瑞- (1.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市132001;2.北京市健宫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 表1 A ̄Ⅱ患者c1'I1I检测值分布情况 病之一,近年来AMI在治疗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 展,如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开 ( L) 患者数百分率(%)患者数百分率(%)患者数百分率(%) 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对于AMI的准确诊断尤 其是早期诊断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主 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 验室酶学检查。但相当一部分 IL、,梗患者临床表现不 明显,早期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心肌 损伤特异性标志物的应用对AMI的早期诊断就起 cTnI检测值(/q,/L) 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I(cT— A^Ⅱ组 2.497±5.437 nI)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TnI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 非AMI组 0.010±0.013 和特异性很强,是AMI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物 .2 J。 健康对照组 0.0o6±0.007 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到2007年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0.05,}}P>0.05 7月住院确诊和可疑病例52例,探讨cTnI定量检测 对AMI诊断的临床意义。 敏感性及较长的诊断窗口期,因此被国内外临床医 1材料与方法 生及检验人员广泛接受,正逐渐取代CK-MB,成为 1.1病例选择 判断心肌损伤,特别是诊断急性心梗的“金标准”。 2005年1月到2007年6月因胸痛或心电图异 正常人外周血中很难检测到心肌肌钙蛋白,心 常而入院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 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 年龄29至86岁。确诊AMI的25例,男13例,女l2 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在心肌损 例,年龄28至79岁;其余27例未能确诊AMI的,列 伤后7—1O天在外周血中仍可发现心肌肌钙蛋白增 入非AMI组。健康对照组 同期健康人体检25例, 高。 ‘ 男13例,女12例,年龄3O至65岁。 传统的AMI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 1.2实验方法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酶学检查。但是随着特 1.2.1标本采集:应用急诊就诊时即刻采取得血液 异性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AMI的诊断标准也发 标本。 生了很大的变化 J。目前cTnI的定量检测越来越 1.2.2 cTnI检测:采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Access 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的研究也表明cTnl的浓度与 全自动磁性粒子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 AMI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的关联,尤其是cTnI低值 1.2.3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t检验) 检测区可提供快速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 进行统计学分析。 1 义[33。因此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在2-006年制定的 2结果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临床检测 3.1各组患者cTnI检测值分布情况见表1。 应用建议》中已经明确提到对疑为急性冠状动脉综 3.2各组患者cTnI检测结果见表2。 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或其他原因引起 3讨论 的心肌损伤病人发病后24小时内cTn检测值至少 心肌肌钙蛋白工(Cardiac Troponin I,cTnI)是心 有一次超过参考值上限(99%分位值)即可考虑心肌 肌损伤的主要标志物之一,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 损伤或坏死 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14・--—— Chin J Diagn,Aori1,2008,V0】12,No.4 本研究中25例AMI患者中有24例超过Beck一 咖eli ̄ease.and tl1e impact of age Oil tl1e deftnition of referertee limits.A 公司制定的cTnI 99%分位值0.04 L[引,最高 FRISC一11 substudy[JJ.ain Chem,2003,49:880. 检测值为23.4 L,而非AMI组中只有1例患者大 [2]Apple F S,QuitH sE,MurakamiMM.Diagnositc and PrognositcValue of Callao Tmponin I Assays in Patients AdmiRed With Symptoms Suggestive 于0.04 ̄e,/L,其余均小于0.04 vg/L,健康对照组人 群均小于0.04 V.g/I.。因此我们认为cTnI定量检测 值大于99%分位值对于AMI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 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Venge P,Johnston N,L丑 st B,et 1.aClinical and naalytical pefor- mB/lCe ofthe liaison cal' ̄ac trotxm/n I assay in utlstable coronary artery fo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j.Arch Pathol Lab Med,2004,128:430. 13 JMorrow D A,Rifai N,Sabatine M S.et 1.EvaaluatiOil oftl1e AecuTnl Car- diac Troponin I Assay for Risk Assessment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J.ainical Chemistry,20o3,49:l396. [4]潘柏申,杨振华,吴建民.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 临床检测应用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O06,29(9 ̄:774. (收稿日期:20cr7一o5—19) 文章编号:1007—4287(2008)04—0514—02 99in Tc—MIBI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张晓虹 ,孙景辉 ,刘桂英 ,董丽萍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吉林长春130021;2.北京安贞医院儿科;3.白城市中心医院) 目前/bJL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异性诊断方法除 创伤性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外,尚缺乏非创伤性的诊 itii:D-法。我院用锝一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c一) MIBI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以 斜45。,矩阵64×64,Zoom1.0,共30幅,每幅采集15 —20 S。在断层图像上将左室心肌分为心尖、前壁、 前侧壁、侧壁、下侧壁、下后壁、下间壁、间壁和前间 壁等9个节段。 2结果 探讨其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92例病毒性心肌炎组,78例在不同体位的平面 影像或在断层影像两个轴向断面连续两层以上有1 —1.1正常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 2—14岁,平均6.79±4.17岁。经x线胸片和心电 3壁呈花斑样改变,以前壁受累最多见(5例, 图及血清酶学检查心脏无异常者。病毒性心肌炎患 儿选择在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院儿童医院心内 科住院和门诊的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2例,诊 断及临床分期均符合1999年9月在昆明小儿心血 65.4%),间壁和侧壁次之27例,34.6%,其敏感性 为84.8%(78/92),14例各壁心肌节段放射性分布 正常。 正常对照组核素显像结果,30例正常对照组心 肌灌注断层显示,左心室心肌薄厚均匀,各节段放射 管专业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 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龄I.5—15.0岁,平均 8.79±4.56岁。 性核素分布均匀,无稀疏及缺损区。其中核素心室 显像显示,左心室整体功能正常。 3讨论 1.2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受检者空腹静息 下静脉注射111—740MBq99 Tc—MIBI(放化纯度> 95%,根据体重计算剂量),30 min后饮牛奶150—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生有II益增多趋 势 j。本病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 竭甚至猝死,及时正规治疗预后迥然不同。所以早 期正确诊断及正规治疗甚为重要,但II前尚缺乏可 靠的诊断方法。虽然心内膜活检为急性病毒性心肌 炎的诊断提供直接确诊依据,但由于部分患者心肌 200 ml或食油煎蛋,1 h后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为保持检查中体位不变,4岁以下不能配合的患儿 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图像采集从右前斜45o至左后 *通汛作者 病变呈局灶性改变,所以可能导致活检时未能采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