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场所精神-析历史街区更新改造

2020-06-15 来源:爱go旅游网
场所精神的延续 ——析历史街区更新改造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历史建筑、街区的复兴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复兴也面临着地域特色消隐、历史文脉割断、精神内涵沦丧的难题。为什么复兴后的历史街区流于形式和表面辉煌,如何保存当地特有的历史感、识别感和认同感,如何留住其地域与文化精神?而场所精神为古城河古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场所精神理论的内涵,场所精神理论与历史街区的关系,场所精神要素几个方面阐述,最后通过实例的分析来说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

关键字:历史建筑 场所精神 更新与改造 复兴后的历史建筑、街区中常出现地域特色消隐,人性空间失落,没有街区生活氛围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历史建筑在今后的复兴中,如何继承城市原有的地方特色,如何延续原有的生活氛围,如何保持原有历史建筑的情趣,已经成为历史街区复兴中最核心最根本的议题。

在这样的前提下,场所精神理论进入我们的视野。如果能够对场所精神理论的核心内涵做出剖析,能够对场所精神的理论有所理解,能够寻找到历史街区与场所精神理论之间的的结合点,那么,就能针对我国历史街区复兴中存在的不足,运用场所精神理论,结合我国历史街区复兴的现状问题,寻找到历史街区特色保持和延续的方法和策略,实现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延续。

一、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一词源于拉丁文,它表达了一种始于古罗马时期的观念: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即任何事物都有独特而内在的精神和特性。建筑学意义上的场所精神理论,它是真正系统地以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对空间和场所等问题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建筑现象学理论,其形成是基于许多学者已有研究成果之上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将现象学运用于儿童对空间的概念研究,得出:体验事物是人的空间意识形成的基础,并由此建立起知觉图式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成为了舒尔茨提出“存在空间”概念的基础。

凯文▪林奇以现象学的方法着重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城市空间中的一些具体结构对城市意向性的影响,他指出:城市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体验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他提炼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概念,具体解释了城市环境结构域人们定位之间的基本关系。林奇的研究成果对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理论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丘里以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概念作

1. 路径 2. 地景中的聚塔 3.广场

为建筑研究的基础,阐述了建筑是内部与外部

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墙”形成了建筑,同时,墙也在读成为建筑的期待你,表达出建筑的特性。

海德格尔有关“存在”的研究,是促使舒尔茨构建场所精神理论的重要催化剂,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思想甚至是直接从海德格尔那里搬借而来,主要是:

4. 内部与外部

1、 提出“存在空间”的概念,阐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 系,将建筑研究与人的存在明确地联系在了一起。“存在空间”是指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即环境的“形象”。

2、阐述了场所的本质。场所不是抽象的区位,而指的是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和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综合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由此可见,场所是一个定性的、整体的现象,不能够约简其任何的特质。场所可分为自然场所与人文场所,自然场所是指大自然地景,而认为场所是指人在自然环境中建造的聚落,

同时,他还强调场所是由自然和人为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场所应该与自然场所有机结合并表达出自然环境的特性。 5. 和谐氛围 6. 场所 3、阐述场所精神。场所是人存在的立足点,是生活的载体,是对人有意义的空间,不

同的人需要在不同的场所产生不同的行为与活动(如学生在学校读书,教徒在教堂祷告等),这表明了场所具有自身的特性,舒尔茨将这种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场所特性集中和概括化体现成为场所精神。

4、阐述人与场所的整体关系,他指出:当人定居下来,一方面他置身于空间中,同时也暴露于某种环境特性中,人逍遥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人必须要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且他同时得在

7、8、9.认同感 环境中认同自己,舒尔茨将这两种

相关的精神称之为“方向感”和“认同感”。

回到历史街区的复兴问题上,当前我国许多复兴后的历史街区出现了似曾相识、见物不见人、原真生活消失的现象。而场所精神对于弄清我国历史街区复兴中的一些问题有重要的启示。

1、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内涵表明了人与生活的物质空间应该是有机的同一整体。历史街区作为街区人们生活、交流等行为的直接发生地,历史街区的复兴目的是为街区人们营造舒适的场所。因此,场所精神理论其启示了历史街区在复兴中应该以“人”的角度去把握和理解空间特性,使人在空间体验中体察到复兴后的历史街区对人的意义。

2、场所精神揭示了自然场所和人文场所的关系,指出人类聚落应该体现出环境特性,历史街区的复兴应该尊重和保持地方特色。

3、场所精神理论在物质上关注空间和特性,在精神上强调方向感和认同感。历史街区复兴的目标应不仅仅是形式和风貌,挖掘形式背后隐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精神内涵更是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内容。

4、场所精神理论在面对场所精神的保存和发展的态度是:尊重场所精神并不意味着抄袭旧模式,而是肯定场所的认同性并以新的方式加以诠释。历史街区的复兴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古”,而是尊重其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将复兴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二、 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理解

任何具体建筑都具有历史性,它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带着明显的时代痕迹,都独特的社会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它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远远超越其物质和功能的意义。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场景,因此长阳在人类历史中的旧建筑粘附着“本真”的生活气息,拥有现在的建筑所难以表达的历史记忆。“当人们置身于具有一定特色的历史城市或者传统街区中,总会被某种强烈的场所感——某种个体和背景不可分割的整体意向——所笼罩。”正是“场所精神”赋予历史性建筑的精神特质,恒古不衰,至今仍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心理、价值观念。一种个体和背景不可分割的意向,为人们所辨认,所熟悉所喜爱。

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着,建筑历史是一步推陈出新的历史,建筑传统必定存在于单向的时间维度中。“任何建筑必须以某种方式存在于现在这一时间环节中,并发生影响,又不断变成过去,成为过去的延续。”而蕴藏在建筑空间之中的深层精神,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链条中源远流长。人们总是缅怀着“那种温暖而有趣的分为”。一种也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感情因子。就像北京人对北京胡同的感情;上海人对上海市旧区里弄的眷恋一样。生活经历和周围环境的意向深度的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人们总是依附于一定的场所,怀着一种忧忧的联想情结。

1、 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又天地中的自然元素组成,这里指自然环境本身的结构和特征与场所气氛之间的内在联系。地形是自然环境中最恒定的成分,他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基本自然环境面貌和特征,也决定了自然环境的气氛。延展性是大地的一个重要属性,与地面相关的环境结构和特征都取决于地面伸展的情况。例如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带在特征和结构上是很不相同的。地表的变化具有结构意义,这便为整体的场所精神设定了基础。

10、11、12、13. 自然环境的结构

天空石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天空的光线、色彩、云层连同季节变化的气候都

会赋予自然环境以特有的气氛和情调。例如在气候寒冷或阴雨多雾的城市,天空常常呈现阴霾和低沉,这样使大部分建筑在天空下的轮廓布明显,使人产生神秘、柔和和多愁善感的浪漫。而气候干燥或阳光充沛的城市,强烈的光线和明朗的天空使城市和建筑物色彩结构分明,赋予城市明快、强烈的气氛。

2、 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人造环境因素

人造环境与人们有着更密切直接的关系。人造环境不是一种实用工具或武断出现的产物,他具有自身的结构意义,能帮助和指导人们理解和体验客观事物。人造环境的结构和意义或是反应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或是体现人们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因而它是特定“自然环境”和具体“生活状况”结合的产物。它所包含的精神内容使其远远超越了物质和功能上的意义。

14、15、16、17. 人造环境因素

3、 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行为因素

场所与行为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场所承载着人的活动。根据社会学的角度,街区内居民行为能以家庭作为单位划分为家庭内部,家庭之间,家庭与环境景观之间三种最基本的关系。根据扬▪盖尔的户外空间理论,又可以把这三种模式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⑴、必要性活动包括了那些多少有些不由自主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递送邮件等。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⑵、自发性活动是另一类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意愿,并且在实践、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以及坐下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发生。

⑶、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相互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试听感受他人。五花八门的社会活动产生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广场、庭院、阳台等。这些活动可以称之为“连锁性”活动,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由另外两类活动发展出来的。这种连锁反应的产生,是由人们处于同一空间,或相互照面,或仅仅是过眼一撇。

三、 以场所精神解读历史街区更新案例

1、 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第109、112街坊,属历史保护区,其中有全国文保单位中共一大会址。两街坊在更新改造前居住1950户居民,街坊内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反映出较为典型的里弄住宅建筑风情与传统的居住生活气息。

“新天地”的规划基本构思:改变土地使用功能和使用性质,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充分挖掘街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可能衍生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商业价值;对居民进行拆迁,全部实行异地安置,将房屋腾空,按规划设计进行更新改造;通过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以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对建筑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增设绿地、小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对街区交通环境空间进行树立,将其改建成富有人情味、现代与历史有机融合的不行商业娱乐街。

新天地的运作有以下特点:

⑴精心的修复 对重点地段的建筑风貌进行了细致的修复。例如,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保留原有的砖瓦作为建材。

⑵现代化的设施 在老房子内加装各种设施,包括地底光线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同时保存了原有的建筑特色,正好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

⑶新天地将历史建筑保护与公共交往空间相结合并取得了成功,改善了社区的环境景观,使新天地成为了市民的宠儿,聚集了大量的人

18. 上海新天地

气,为新天地改造项目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创造了巨大价值。“修旧如旧”的公共空间将新天地变成了一座上海百年建筑展,成为了上海的新的文化中心和上海的城市名片。

但新天地建成后,在建筑界和文化界同样也遭到了很大的争议: ⑴新天地的改造只是套用了上海弄堂的形式,新天地的设计目的只是房产开发,是个纯粹的商业规划和炒作。

⑵新天地在保护建筑的同时却未能保持上海弄堂的生活方式。典型的弄堂是居民本位的,原生态的石库门是看民间的风情,味道沉浸在久远的年代里。相比之下,新天地的出现,已然过于雕琢,过于奢华和商业化。

由于商业功能的需要,石库门建筑从空间组织上被做了较大改动。传统石库门建筑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做门框,形成一圈近乎封闭外立面。而今为了满足商业需要,建筑商开辟了大量门窗。商业的开发,也抹去了石库门原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中西合璧的石库门里弄本是代表上海近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建筑,可是经完全商业化改造后,满眼的纸醉金迷,充斥着不同种族和国家的各色文化,成为中国地方特色“躯壳”下包含着混合文化的异质体。如今只有走进石库门“屋里厢”展示馆,仅靠说词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典型的近代上海居住场所——石库门里弄。

图片来源:图1—17来自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图18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挪威]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祌——迈向建筑现象学.武汉华中 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07

2、郑晓山.场所精神的保存与延续一一历史街区场所设计程序研究[西南交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04-01

3、刘踪晓,林瑶.“场所精神”的延续——析历史建筑空间的再生[J].中外建筑,2003 4、阮仪三.选名街,重保护,反造假,保原真.北京:中国文化报,2011-06-29 5、陈惠平.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10-25 6、叶季如.上海新天地建筑与环境设计探析.中外建筑,2005-02-20

7、姚萍,赵晔.基于上海新天地对历史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考.辽东学院院报,2009-0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