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原有教学大纲、教材和新课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复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简单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好、中、差成绩的学生。
二、复习目标:
(1)基础知识
1、能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所学汉字。
2、掌握本书103个生词,要求读音认字,理解词义,规范书写,才能正确确认所学复音词。
3、查字典,巧用部首、音序、数字笔画查字。
4、区分同音字和异体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56个单词,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口头或书面使用一些单词。
6、进一步掌握一些单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掌握所学的成语;理解并知道一些常见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略句;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相关词语。
8、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和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2)阅读:
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能区分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学会积累单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组成:
掌握先详细记东西总结再举例写的写作方法,能够写感谢信,修改作文。
三、复习内容:
主要包括15篇必修课文、15篇选修课文、7次练习训练和7次单元练习,以及练习册1和2上的配套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正确识别声母、韵母和整体识别的音节;能够正确书写大写和小写字母;能正确拼写音节。主要问题是:
(1)选择正确的发音
(2)给特殊名词加上首字母
(3)看拼音书写,单词和句子
(4)确定语序、音节等。
2、汉字
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单词,你应该会读、会写、会组词。理解形声字的结构。能区分常见同音字和相近字;书写时笔画要清晰,字体要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掌握常用词的音、形、义;特别是要了解复音词和复音词在不同词中的含义。主要问题是:
(1)正确、直接、对称地写单词
(2)纠正错别字
(3)确定字的偏旁,偏旁之外还有几幅画
(4)辨词造字
(5)复调构词
(6)选择合适的单词填空。
3、话
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指定的单词,并能读、写、用。会辨别一些同义词的反义词。能够理解特定语言环境中多义词的含义。主要问题是:
(1)完成单词并解释单词的意思
(2)照原样写单词
(3)根据意思写单词
(4)用单词造句
(5)寻找同义词或反义词
(6)选择合适的词语
(7)找出每组中不同类型的单词
(8)连接可以与线条匹配的单词等。
4、句子
(1)了解常见句型(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及其功能。了解句型转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和双重否定之间的转换);可以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改变句型。
(2)理解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句、反问句等,能够区分具体语境中使用的修辞方法。
(3)用关联词造句,填入适当的关联词(并列、转折、因果、条件、递进、选择、假设等)。
(4)纠正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有用词不当、句子成分不全、前后重复、前后矛盾等。复习时,安排修改段落的练习(标点、单词、单词、句子、标点等)。
(5)扩展和收缩句子。扩展一个句子意味着给一个句子添加适当的单词,以使句子的意思更清楚。缩写是删除句子中的附加成分,使句子简洁明了。评审时,明确要求和方法。
5、标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尤其是分号、引号、省略好的标记和破折号的作用。
(2)阅读
主要是:借助词典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正确含义;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断单词和短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解释性文章可以把握要点,了解基本的解释方法。
1、课堂阅读:
进行背诵和默写,把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和对方检查,根据原文选择错误、关键词或中心词填空。背诵和听写应该能让学生基本通过标准。
2、课外阅读:
(1)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在平时的教学积累中实施的,课外阅读必须拓展。
(2)配合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觉选择典型阅读材料。如“找出短文的中心句和体验中心”、“理解深刻句”。
(3)写作
从练习的类型来看,有记叙文和应用文。从练习形式上看,有实操练习,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还有想象练习,包括画图写字、继续写等。从练习的内容来看,有作者、笔记(描述一项活动)和场景。从习题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全命题、半命题和自由命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