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们:
你们好!
今年上半年,还在休产假的我接到了到校和校长谈话的电话通知,坐到校长办公室,听完校长的讲述后,我感受到了临危受命的艰难与挑战。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校长对咱们七班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高度重视,及校长对我一如既往的认可和信任。于是就这样,在新学期,我们共同走进了全新的20__班教室,开启了接下来长达两年的学习之幕。
开学之前,我做了大量的调查,学校和老师层面给予我的反馈是: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有大量棘手的问题待处理;家长给予我的反馈是:班上问题很多,班风学风都不好;学生给予我的反馈是:班上一些学生难管等等。就这样,带着无数的未知,我们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的家长会。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我请每一位家长写下了对孩子的期待,内容虽有详有略,然而能感觉到真情溢于言表。你们的文字也让我坚信,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教他们做一个正直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人。学好本领,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许我们的相处时间还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在这两个月里你们有目共睹了孩子们的巨变后,总会用有温度的文字表达感谢,甚至从一些家长饱含泪花的双眼里,我也有了许多感动,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七班的孩子,我们是彼此之间最重要的纽带,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都需要彼此的帮助与支持。我真心的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的支持,你们赞扬的话语,我都珍藏着,对我而言,你们的肯定,便是我作为老师的幸福。
而更让我深感幸福的是孩子们这两个月各个方面巨大的蜕变。在生活方面,孩子们逐渐养成了有规律的一日三餐,这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每一位家长每日反馈孩子就餐情况的坚持;在德育常规方面,孩子们校级违纪的现象在逐渐减少;卫生和整理有了质的提升;各个寝室也争当五星寝室等等;学习方面,有了许多惜时孩子的身影,课堂也不再有纪律问题,乃至专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9月知识梳理,语数英物各科成绩整体都有了进步等等,正因为如此明显的进步,才得以班级得到了各科老师,德育处和教务处,乃至校长的肯定。
然而,随着三胎的政策落地,双减政策的落实及校外主科类辅导机构的取缔,我们都知道国家正在为将来国家发展筛选所需人才而下一盘大棋,而拥有自主学能力和高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孩子,才能在一层层的筛选中脱颖而出。因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孩子们如想拥有好的未来,各方面都还需狠狠地努力和进步。所以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我有几点建议,供你们参考。
一、以身作则。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如每周天收假,能安排好时间送孩子提前到校的家长,你正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及守时的好品德;反之,孩子必然对守时是没有太多概念,更是不懂什么叫底线约束,看似微小的事情,但积少成多后,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道德底线缺失,越来越叛逆,而家长也越来越难管住孩子。所以建议家长们在每次收假的当天,提前安排好时间,提早送孩子到学校,以避免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孩子请假或迟到。其次,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如当天一日三餐消费情况的反馈,您的坚持才能使班级及时管理,彻底地督促好孩子自觉坚持一日三餐。
二、给予孩子高要求。学习方面,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读书,则是为了将来能有选择的权利,而非被迫谋生。因此家长们可以引导或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长短期目标,目标明确,要求高且细,能帮助孩子有清晰的学习奋斗方向,而家长的要求高,孩子所能达到的高度必然也不会低,甚至可能出乎意料。在家仍营造适合孩子学习的氛围,督促和检查好孩子的作业等;行为习惯方面,教育孩子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不轻易违反校纪班规,为人诚实守信,且与人为善,尊师重道。培养孩子物品的整理能力,方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知识整理和梳理的能力。
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班上有一部分孩子,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晚上睡觉不知道盖好被子;衣服不会自己清洗,乃至洗澡吃饭也需他人督促。长此以往,孩子一定会渐渐丧失自我,缺失对生活的的热爱,安于现状,缺乏斗志和追求等。而懂得照顾自己,具备独立生活的孩子,往往是积极向上,有主见的,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越来越了解自己,清楚目标,从而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优秀的孩子”。
四、挫败教育。开学的那段时间,总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很好面子,如果犯了错误,害怕当众被批评,但却忽略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不是让老师对犯错的孩子网开一面,而是教会孩子一个道理:面子是自己给自己的。唯有自己好的表现方能保住珍贵的面儿。也会听到有家长希望老师多多表扬孩子,老师从不会吝啬表扬,但也绝不盲目表扬。盲目的表扬只会让孩子不能准确的认知自身的错误。人无完人,没有人一生都是在鲜花和掌声中走过,人的一生本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适当的挫败,也一定能使有智慧的孩子变得内心更强大。
五、教育孩子不能急。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很强烈的主观想法,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甚至有的开始厌学、成绩下降,或是出现不良品行,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发生。很多家长爱子爱女心切,孩子一出现这些问题就心急如焚,自己又无力改变。家长往往感觉无计可施、无可奈何,有很大的挫败感。这时候不妨正视现实,先接受孩子存在的问题,真诚的和孩子沟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一起努力去解决。要相信,方法总会比问题多。绝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更不能放任自流。也可以多于我沟通,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有成效。
总之,教育本是一门需不断探索的学问,让我们一起同心,一起同行,让优秀成为孩子的习惯,让优秀成为班级的标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