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偶然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里面分享了一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一看书名,以为又是什么心灵鸡汤类的成功学分享。
直到听完一个书友分享这本书,才知道这是一本“另类的”工具书,是“韭菜理论”李笑来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具有实践作用的书,不仅不鸡汤,甚至有点“丧”。
看完以后你会被现实打击,更会认清现实。然后,如果你有强烈的意愿改变,可以脚踏实地去做,去实践那些方法,而不是沉浸在鸡汤成功学的虚幻里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超人,成为那只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没时间了!“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因为所有的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且,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永远向前,这个最后期限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有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自卑......
自评:
这一段话真是写进了我的心里,最近自己就是这个状态,觉得时间怎么都不够用,每天安排满满,掐着秒表一个一个完成todolist上的事项,完不成就倍感压力,非要熬到晚上甚至半夜,否则就是无穷的焦虑。
看起来很勤奋,但是很少考虑效率和方法这些事。也陷入了绝望、自卑、怀疑、自信的恶心循环里,前一秒还自信满满,后一秒就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卑到极点,倍感折磨。
看了这段话我深知,不能再用这种表面上的勤奋掩盖自己的迷茫和焦虑了。而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他们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评:
真的很羡慕这些人,也很想成为这类人。但是心里有另一个声音在说,这肯定是有钱人,有钱人才有资格从容优雅,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可是,这种状态真的只是有钱人的标配吗?是不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自己处理多重任务的效率,不慌有余地做好每件事,从而做到从容呢。读后感·真相是: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就是你的敌人。
自评:
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难怪有人会说这本书重塑了他的时间观。是的,焦虑的缘起就是积累不够,底子薄,越想快弱点暴露的越多,就越是完不成,压力山大,最后造成焦虑。
好比最开始写公众号,前一周真是绞尽脑汁把肚子里的东西都用上了,积累的词汇、句子甚至平时摘录的金句都用光了。再往后写感觉被榨干,没有灵感,没有念头,无从写起。只能主动去找各种文档、视频资料学习,记录,再提炼知识点,用在新的创作中。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慢慢地写了1个多月,通过主动输入再到主动输出,一切正在慢慢往好的轨道上前进。
想起了蔡康永说的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是哦,傻傻的坚持看起来愚蠢,但是在这个什么都求快的时代,也许慢下来,先想后做,才是真正的快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