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泉瀑布又名三级泉、水帘泉,位于江西省著名风景区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
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
三叠泉瀑布景色之变幻万千,需与相连的峰峦、岩石、深潭、峡谷、涧溪、山岚和云雾融合一体,互为参照,才能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
耸立于左右两侧的峰峦,笔直挺峻,纹理暴露,一气呵成直插云霄。两侧峰峦聚合用力,将中间约二百米宽的山体挤压拗皱成一排横向凹陷的断层,铁青中颇多绿意。三叠泉瀑布正是于三叠铁青黛绿的崖壁上突凸泄泻,黑白互转,煞是壮观玄妙。
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云景点,发现一段更精彩的旅程。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
立于“观瀑亭”可又俯视三叠。听瀑鸣如击鼓,吼若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水洒溅玉,连垂素练,落入深谷。
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有趣的是,历史上,庐山三叠泉瀑布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公元1191年),三叠泉才被人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自此往后,各代诗家名流皆竞相前来观赏,并留下诸多名篇佳作。宋代诗人白玉蟾《三叠泉》诗云:“九层峭壁划青空,三叠鸣泉飞暮雨”、“寒入山谷吼千雪,派出银河轰万古”。
“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三叠泉随着季节和雨水多寡的变化而不同,暮春初夏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震天动地;仲夏严冬,雨水较少,则水帘如丝,轻盈柔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三叠泉的壮丽,曾引起当时已离任的朱熹的向往,请人将“三叠新泉”绘成一图,挂在堂上时时欣赏,以弥补他“未能一游其下,一快心目”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