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决定和送达。申请时需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身份证、社保卡复印件,劳动合同或其他证明材料,以及死亡证明。
法律分析
工伤死亡的认定也是工伤认定程序:提出申请——受理申请——调查核实——作出决定——送达决定。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人身份证或者社保卡复印件;
(二)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死亡证明。
拓展延伸
工伤死亡认定程序的步骤与要求
工伤死亡认定程序的步骤与要求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确定工伤导致的死亡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而进行的一系列程序。首先,家属或相关当事人需要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其次,劳动保障部门将组织调查,收集证据,包括事故发生经过、医学鉴定报告等。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和法律规定,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认定,判断死亡是否属于工伤。最后,根据认定结果,家属或相关当事人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要求申请人提供真实、准确的证明材料,并配合调查工作。劳动保障部门需依法公正、客观、细致地进行调查和认定,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工伤死亡认定是一项复杂的程序,需要申请人提供真实、准确的证明材料,并配合调查工作。劳动保障部门将依法公正、客观、细致地进行调查和认定,以确保工伤导致的死亡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申请人应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或社保卡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以及死亡证明。经过调查核实和作出决定后,认定结果将送达给申请人。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