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形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我学习成绩优秀,关心集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学校优秀学生干部,XX区区级优秀共青团员。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陈述我的优势。
一、学习成绩优秀。学习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和提升基本能力。
从初一到现在,我成绩不断提高,取得过全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担任过生物课代表,目前担任化学课代表。在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优秀试卷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我的英语成绩突出,在英语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二、关心集体,责任心强
。我从初一开始就是班委成员,担任过体育委员、副班长,现任卫生委员。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认真负责,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热情为同学们服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获得过长跑比赛二等奖,合唱比赛一等奖。因表现优异,两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被高新区文教局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三、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我热情助人,经常帮助同学解决困难。
无论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和照顾他们,与同学们建立了融洽和睦的关系。
四、兴趣广泛,成绩突出。
我性格开朗,思路开阔,兴趣广泛,爱好读书、写作、摄影、演讲等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去年,我的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了《潍坊日报》和《潍坊晚报》上;在学校组织的“感恩父母”主题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诗歌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爱我潍坊”摄影、书画、作文展活动荣获作文和摄影两个一等奖,在高新区文教局组织的诗配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市组织的“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比赛活动中,作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被评为区级三等奖。
初中三年,是我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我增长了知识,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了远大理想。在学校里,我不但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从老师、同学那儿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学校用荣誉和鼓励予以肯定,让我在人生的黄金时代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使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自信的阳光少年。
初中即将毕业,我的人生面临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转折和选择。XX一中是我市高中的翘楚,是我梦寐以求的名校和学习胜地,我渴望在此度过我的高中时光,希望能够得到这样机会。
尊敬的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
您们好!
我叫xx,男,今年18岁,是xx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古人有云“良禽择木而栖”,何况华中科技大学穿越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在中华的历史长卷中镌刻了永恒的一页,一直深刻地萦绕在我梦中。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兼收并蓄的伟大时代,又是如此崇尚“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今天我毅然申请报考华中科技大学,不由想起一句稼轩词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年轻的富水河绕着古城逶迤而去,千年的文峰塔沐着夕照怆然兀立,聆听的是孔庙穿越千载的圣音,执手的是温润如玉的石膏镇纸,这就是我生身成长的古城蒲阳!寒门学子,更懂珍惜。我庆幸自己拥有一个快乐之家,即使卑微贫贱,但是从不缺乏幸福和温暖。爷爷、父亲和妈妈都是国家干部,我是沐浴着开放家风和浓厚慈爱长大的阳光男孩,所以我开朗知礼,但绝不放纵,我懂得感恩和回报,而绝不骄矜任性。我知道,辛勤的积累和乐观地追求能够赋予我傲人的风采!
我喜欢科普,所以选择理科。牛顿的天才心得,开普勒的迷人推理,以及阿基米德的神话般的演绎都让我心仪难抑。学习之余,科技读物成为我课外生活的主导,也许我还不太懂人类文明史上传奇色彩的科研奇葩,但是她们就像无法抗拒的天使,让我着迷,让我痴狂。玛雅文明中神秘的预言,UFO迤逦的尾焰,还有参透百年不解的百慕大和依旧无法解读的金字塔,如同一盏盏明灯,让我贪婪地吮吸着来自人类文明最精华篇章的营养和痴迷。在同学中,我喜爱交流,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宽广的沟通中,我尝到到了“厚学”的乐趣。
我崇尚运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谓“健者”,当强壮其筋骨,强健其精神。我深信,一个积极向上的学子,除了拥有合格的认知水平,还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篮球锤炼了我团队合作的精神,乒乓球磨砺了我矫健好胜的品格,羽毛球赋予我灵活飘逸的身姿。健身明德,殊途同归。将知识验证于时事,把理论践行于实际,力求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以学知礼,以学明德。今年我们学校申创省级示范高中,我总结三年来的学习点滴,和老师朝夕传授的知识,亲身历经争创活动的“辩论比赛”,从组队、组稿到谋划,为一种荣誉而为,为一种精神而战,摘取了辩论赛“最佳辩手”的桂冠。体格和精神的双重进步,让我感觉中学时代的锻造是何其可贵!
我热爱学习。在学习上做到勤学巧学,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善学精思,温故知新。三年来,我告诫自己每天累积一小步,每天更正一小错,必然积跬步而致千里,补百漏而臻无虞。高中的三年,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科并进,跻身于优秀梯队。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现任教育部长的施政纲要,美国总统奥*马访华,这些举世关注的大事锁定了我的关注;中国60年国庆的军事展示,航空*舰的打造紧紧揪住了我热切的目光。在为人处事上,我笃信真诚,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在担任班干部期间,能广纳良言,调动大家积极性,在愉快的气氛中组织好各类活动。三年来我各科成绩优秀,曾经获省级物理竞赛三等奖,每年被评为学习标兵,优秀共青团员,并获得校辩论赛中“最佳辩手”称号。付出这些,全为心中的一个梦,我是在为梦想而拼搏,憧憬自己信步喻园踏雪寻梅,环绕同济孜孜以求,还有悄然而立的醉晚亭,和惹尽相思的关顾体育馆… …遍数中南名校,我对华中科技大学情有独钟。她是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我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正是因为她的广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我梦中那份莫名依恋带来的亲切感。
也许我们这代年轻人,过早地习惯了优越的生活,所以我也不可避免有些娇气。但是,我知道,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正是知道自己的弱点,我一直努力加以克服,力图超越自己。我无悔我的高中生活,她教给我太多太多。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宽容的成长环境。我坚信我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是我梦想扬帆的地方。如果我幸运考入华科大,那将是另一幅期待描绘的画纸。我要把自己的乐观、包容、坚毅、勤勉全部带入华科大,用华科大教会我的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充实自己的行囊,审视这万千世界的经济现象和五彩斑斓的缤纷社会,用自己的拳拳之心、济济之才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是一个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男孩子,很喜欢看诸子百家的书。犹记得小时候看的第一本诸子的书大概是《道德经》,而后是《论语》。现在想来,这两本书对我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使我从小就有了平静而自然的心态和博大而宽容的胸襟。再后来,我读的书越来越多,诸子就再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于是开始读史:从《史记》到《晋书》,我仿佛获新生般,随着这些伟大的史官们的文字,伴着那些王侯将相们,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岁月。我喜欢拿诸子的言论,代入到那些王侯将相的人生中,从而相互印证;我还喜欢从自己经历的事情,联想到史书中的记录,得出个“与古人暗和”的结论,而后暗自得意。读史书,越读越有乐趣,越品越有回味,尤其是读到自己崇拜的人,譬如谢安。我崇拜谢安,主要是因为欣赏他的那种平常心、通脱心还有他的处世之道,而这些,都是我努力的方向。
其实不光是书,围棋对我的影响也很深远。我是自七岁半学棋的,较之同龄人颇晚,那是因为父母从不限制我的发展:之前我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父母提议我学小号,于是去学。后来偶然全心喜欢上围棋,父母便许我弃了小号,让我去学棋。大概学了有半年多罢,我便与比我早几年学棋的同龄人旗鼓相当了。诚然,我小时候也曾有过有朝一日成为世界冠军这样的梦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觉得学围棋更主要的其实是为了陶冶情操,而非其它。围棋让我能面就大”、“慎勿轻速”这样的道理,不也是人生的哲学吗?
旧时称赞一个人才华横溢,往往言此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我于琴一道只是门外汉,于书画也只会鉴赏把玩而已,倒是对于诗词歌赋常常颇有见解。我常写旧体诗,很喜欢听那些平平仄仄的婉转悠扬。甚至为了读通入声字,还曾有过学习广东话的想法,可惜无人教我。我写诗,写词,也写文,喜欢从古文字中寻找那种蕴藉着悠远意境的感觉,喜欢赠给需要鼓励、安慰的朋友一篇小序,喜欢和朋友唱和,也喜欢自我陶醉。我还喜欢尝试各种文体,体会各个时代的语言风格。我的这类作品都附于申请资料后,俱是从以前自编的几个集子中摘选的,总体来说可以代表我的最高水平,因是用作求学,联想起古人求仕来,自拟其名目为《干谒集》。
对挫折,教会了我保持内心的宁静,而且那时候记下的《围棋十诀》,其实非特是“围棋”的十诀,像“不得贪胜”、“舍小 其实除书、棋、诗三者之外,我还有许多特长和爱好,但我终非是东方朔,是以总嫌文章冗长,只好在修改文章时,将之省去了。
人皆言“爱好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后半句虽有待我用一生的光阴去印证,但前半句已是被我证明过的了。我自幼不大喜欢与人争胜,这大概是习自老庄。即使很重要的围棋比赛,胜负也只作谈资罢了,却不十分放在心上。后来与人讨论围棋和(中国)象棋的区别,得出的结论是:围棋颇有道家风,象棋颇有儒家风。信哉!我便是爱道家的。自小来,我便喜欢“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对子以及这样的感觉。那时的我做事也总讲求自然--连学习也如此。我那时从不刻意地去学什么,即使在初三,也始终坚信“自然”是最好--但结果毕竟证实是我错了。
中考的失败曾让我迷失过方向,以至于我一度在文章中“自号‘落榜人’”,以至于我在入学之后的第一次考试便又失败,而我也确曾怀疑过自己是否仍是优秀的。后来才想明白,我原先所主张的“自然”并非是真正意义的“自然”。就如观堂先生所言的三境界,只有历经了“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彷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之后,才有可能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的水到渠成、豁然贯通,而这才是自然。等我想通这一层时,业已是高二的学生了--我高一时也许曾不是优秀的,但自悟通观堂先生的境界之后,我想我又重新是优秀的。然则细想起来,我高一时的迷惘,不也正是这三境界中的“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么?那么高二的觉悟,并不晚罢?回思《晋书·谢安传》中的记载:“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似乎又感动起来。
如果说高一“望断天涯路”,高二、高三“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么高考时该当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收获的季节了罢?其实大凡中国的学生,自小学伊始,都在做着几乎同样的梦想。然梦想也有长短之分,高考终有成败之别。我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的努力,无论如何都是可敬的,我的北大梦也就是这样的朴实。人们常说“北大的学生都是‘熏’出来的”,那么北大的一切也都该有香罢?我就是想在那样的环境中,学那样的知识,结识那样的人物,张扬那样的个性,“熏”成个若干年后的自我。其实生在北京,总该有机会去北大校园中看看的,但总没有成行--只有一次是与人约了去玩,集合的地点在北大西门,也只有那样一次--算是与北大的初识罢。
曾听人说,北大的匾额摆放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刚好供人瞻仰,那一日我是见了的。我想,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无论有什么样的成就,他站在北大的匾额下,也终究是个学生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难以望其项背。曾听人说,北大的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校园图书馆,然而这图书馆的样子目前还只在我想像之中。我只是想着,如果将这书海比喻为太平洋的话,我即使是巨轮,穷我一生的光阴,也断不可能游览个遍,于是只好“漫游”了罢。的确,知识是全人类的,而我在知识面前,就如同在全人类面前一样渺小,北大西门的匾额所告诉人们的大概也正是这样一个道理罢?曾听人说,未名湖中博雅塔的倒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虽然没有亲见过,但我是深以为然的--纵是世界名胜,也决不会像北大这样,一年年,一代代,牵动着亿万人的梦想呀!而我也是这亿万人中的一员,我是深深地向往着北大的--这也让我忽而想起一句稼轩词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