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著名景点中山东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在济南有著名的趵突泉还有就是《还珠格格》中紫薇提到大大明湖,但是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吗它始建的年代已经无法考究了。唯独知道他是元代元贞元年迁到济南的。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济南清真南大寺,是在济南历山顶乌满喇巷,始建年代不详。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迁到现在的地址,当时只有“楹殿数间”。明宣德年间,当时的南大寺掌教整顿教务,济南教门为之一振。(公元1436年),开拓地基,修建院墙,增建礼殿,南大寺始具规模。明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陈玺任南大寺掌教,领导济南穆斯林大拓寺基,扩建大殿,立南北讲堂、僻静所、沐浴室等,并将寺门朝向由南改东,南大寺自此始有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特色,成为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此后,南大寺又经明嘉靖、万历清嘉庆、道光、同治和民国初年的多次修葺扩建逐渐臻于完美。
总体布局以邦克楼、望月楼、礼拜殿为一条中轴线,两边配厢房,望月楼将建筑群分为前后两个小四合院。中轴线上的建筑一座比一座高,给人以深邃雄伟的感觉。
邦克楼
又名唤礼楼,意在登楼呼唤穆斯林教徒来做礼拜。邦克楼属门楼式建筑,是寺院的正门,高大威严,也是寺中一座标志性建筑。
望月楼
寺院中心位置,是立于13层台阶之上的望月楼,上书“望月思真”四个篆体汉字,给人一种古朴圣洁之感。望月楼是一座木棂玻璃窗式二层门楼,楼顶中心直立一铝制月牙。
礼拜殿
穿过望月楼,就能看到巍峨的礼拜殿雄踞于十多层台阶之上。
礼拜殿由后殿、前殿和抱厦三部分组成,具有典型的宫殿建筑特色。礼拜殿是勾连搭式结构,使后殿和前殿屋顶连接,后殿无前墙,前殿无后墙,抱厦连接前殿,这是中国古代工匠一种独特的扩殿方法,为的是增加面积。后殿和前殿的建筑结构非常独特:后殿为庑殿顶,是古建筑中档次很高的一种;前殿为歇山顶,比后殿次一级。两殿完美结合的形式在古建筑中非常少见。
据考证,后殿和前殿是明朝建筑,抱厦是清代建筑。在礼拜殿的外墙可以看到,明朝砌墙用大砖,清朝则用小砖,两者的接合处非常明显。整座大殿虽不是一朝所建,但建筑设计合理,结构处置巧妙,是中国古代工匠的一大创举。
【结束语】值得注意的还有清真南大寺门前高大的过街影壁。兴建于1833年,之所以叫过街影壁,是因为当时在影壁和寺门之间有一条街。过街影壁既突出寺院的地位,引起人们注意。如果有想去的小伙伴可以去逛逛而且名片也不算贵据小编了解也就在五十块钱出入所以还是比较实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