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种类?

2023-11-19 来源:爱go旅游网

本文讲述了犯罪形态的分类和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的概念。犯罪的完成形态是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计算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时,应当根据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和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来认定。犯罪的既遂有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和危险犯等几种形式。

法律分析

犯罪形态指的是犯罪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不同阶段。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通常认为刑法分则是以一人犯一个既遂犯罪为标本的。从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来看,刑法分则规定的是既遂形态的犯罪。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它们是犯罪的特殊形态,即不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基本要件,但其仍然具备犯罪构成,也正因此,才为其承担刑事责任提供了基础。

一、如何计算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我国犯罪形态有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完成形态是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二、一般危险犯分类有哪些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

2、结果犯。“行为犯”的对称,又称“实质犯”。是指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即以发生法定的有形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犯罪。

3、举动犯。举动犯,是指行为人一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就完全具备了法律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即犯罪一经着手即告完成。行为犯的一种。在这类犯罪中,只有犯罪预备、预备阶段的自动中止与犯罪既遂之分,而没有犯罪未遂和实行阶段自动中止存在的可能

4、危险犯。实害犯的对称。指的是以对侵犯客体产生损害危险即告成立的犯罪。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

结语

犯罪形态是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不同阶段,包括犯罪既遂、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它们是犯罪的特殊形态,不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基本要件,但仍然具备犯罪构成。如何计算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一般危险犯分类有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和危险犯。其中,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结果犯是指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举动犯是指犯罪一经着手即告完成;危险犯是指以对侵犯客体产生损害危险即告成立的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