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拒不执行刑事判决罪有什么立案标准

来源:爱go旅游网

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1.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2.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3.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4.情节严重的行为。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如何判断离婚中恶意转移财产是否违法

是否属于离婚恶意转移财产的界定标准如下:

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

二、被执行人转移财产要怎么处理

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处理方法如下:

1、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转移是侵权行为发生后强制执行立案前,足以影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撤销其转移行为;

2、如果转移财产的行为发生在强制执行立案后,申请人可以要求执行局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被执行人私自转移财产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

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4、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5、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6、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