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禁止歧视、虐待或遗弃老年人。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兄弟姐妹间没有赡养义务,但有条件下对兄弟姐妹进行扶养。未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不会丧失继承权,但可能会少分或不分遗产。
法律分析
一、有专门针对赡养老人的法律吗
有专门针对赡养老人的法律:《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二、法律上有赡养兄长的义务吗
兄弟姐妹之间没有赡养义务。赡养一般是指子女对父母进行赡养。对于兄弟姐妹间是否有扶养义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即弟、妹对于兄、姐的扶养义务不是绝对的,而是附有条件的。
弟、妹对于兄、姐承担扶养义务的条件有三个:
(1)弟、妹要有负担能力,如果弟、妹自身生活难以维系,或者仅仅是能够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那么他们对兄、姐就不负有法定的扶养义务;
(2)兄、姐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
(3)有负担能力的弟、妹是由兄、姐扶养长大的。
上述三个条件应同时具备,否则弟、妹对兄、姐的扶养义务就不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
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三、没有赡养老人有继承权吗
继承人对被继承人负有赡养义务而未尽赡养义务的,没有遗弃、虐待等严重行为,不会丧失继承权。
但有继承权利,不一定就可获得遗产。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继承人未尽赡养义务的,可少分或不分遗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结语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有专门针对赡养老人的法律,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禁止对老年人的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兄弟姐妹之间没有赡养义务,但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死亡或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义务。未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不会丧失继承权,但可能会受到少分或不分遗产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