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可以不承认酒驾
2024-08-06
来源:爱go旅游网
当事人第二天自己可以不承认酒驾,但公安机关也不会因为当事人不承认自己酒驾了就不追究法律责任了。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违法相对人自己的口供,就算涉嫌酒驾的当事人自己不承认酒驾,但最终还是以酒精测量仪上的数值为准的。
一、醉酒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醉酒取保候审后可以判缓。醉酒驾驶(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章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二十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等于八十毫克即为醉酒驾驶。另外对于当事人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醉驾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所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是拘役和罚金。
1、涉嫌醉驾的驾驶员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会被判处1至6个月的拘役;
2、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由法官判处相应数额的罚金。
醉驾不是违法行为,是属于犯罪行为。如果当事人只是普通的酒驾,在被交警截获之后,血液含量中酒精还没有达到20mg,那么就不算是酒后驾车,但如果超过了20mg,就是酒驾,如果超过了80mg,那么就是醉驾,醉驾是犯罪行为,不单单是违法行为。
三、酒驾是需要拘留吗
酒驾不一定会拘留。
如果再次酒驾的话,就可能会被行政拘留。这里所说的拘留,是指行政上的拘留,而不是指刑事上的拘留。具体来说,对于第一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先约束驾驶人至酒醒。同时,还可以暂扣驾驶人的驾驶证六个月,并且要求其缴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行政罚款。如果是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这时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就可以对驾驶人,作出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同时,行为人需要接受吊销驾驶证的行政处罚。因为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情节更为严重,因此需要适用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措施。
喝酒后,对驾驶车辆有六项很重要的影响:
1、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一百八十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百分之零点零八,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2、运动反射神经迟钝。车速为每小时六十千米,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十六点六七米,会产生严重后果;
3、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4、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5、使心理变态。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6、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百分之八十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瞌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