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当今社会的突出矛盾表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4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1:57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矛盾

1.当前扩大内需与利益格局调整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扩大内需阻力来自诸多方面,其中社会差别是主要原因之一。利益格局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利益集团。改革的本质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我国前期改革特别是90年代之前的改革也存在这一问题,只是当时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不是很明显,并且改革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因而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也能得以顺利进行。目前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改革的社会基础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而且会愈加突出。能否通过调整利益格局来扩大内需,形成健康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矛盾。

2.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部门自我改革的矛盾。行政审批制改革,进展之大有目共睹,这一改革主要还是依靠*部门自我申报、自我清理,在一些地方便出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垄断行业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法规,也主要由该行业和主管部门自己制定,往往难以超脱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由于缺乏利益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媒介)的公共参与和评议,部门自我改革基本流于形式,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

——一些部门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出现的问题实行“禁”和“堵”,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调节,因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非常时期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容易过度膨胀。

——*干预经济活动的权力仍然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对不当干预导致的后果缺乏责任追究,公权侵害私权、行政权侵害财产权等现象难以根绝。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难题

1.就业问题。我国就业增长速度下降得越来越快:“八五”期间,经济增长每一个百分点,能够创造90多万个就业机会;而在“九五”期间,虽然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递增,但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创造七、八十万个就业岗位。按照这种趋势,很容易就能感觉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2006年,中国将全面履行WTO规则,入世后仅考虑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还是我国中学生的毕业高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会是个短期问题。

在现有思维模式和就业战略模式下,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中不太容易解开的结。目前的问题是失业率持续上升,一直居高不下,现行创造就业岗位*不能奏效,但又没能提出新的有效对策。寻求新的就业*和战略,将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2.三农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幅大大滑坡,1996年曾达9.0%,但1997年骤减为4.6%�此后几年连年下滑,2001年跌入谷底,为2.1%。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不能根本消除。当前,不能期望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部分农村人口将继续滞留在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显著扩大。农民收入增加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相当艰巨。在入世情况下,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将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提高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是农民摆脱困境的基本选择。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3.社会差别问题。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地区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地区差别不仅表现在GDP增长上,也表现在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和文化方面。我国的*差距已经在国际预警范围之内,而且地区差距与*差距、城乡差距相互交叉、重叠。虽然国家实施了一些措施(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收入调节)来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但是收入差距问题似乎日益严重。缩小社会差别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4.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问题。联合国和兰德公司2003年以来相继发表报告,认为除非中国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五、六年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中国人将远远超过目前预计的1000万人,可能会高达3000万人,如果那样,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经验,艾滋病对于经济的成长所造成的影响要比过去预料的严重得多。我们要谨防艾滋病的失控引发公共危机。

5.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其实质性进展并不大,企业效率低下,大部分资源不能用于生产的局面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国际压力,我国要在当前摆脱金融风险,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就成了绕不过的结。

6.教育*改革问题。我国的教育*面临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教育扩展、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全面平衡发展、教育适度动态发展,这些挑战对当前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最近几年的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这样培养的大学生就很难在整体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相反,可能会加重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力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增长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1:57

社会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是无处不在的。尖锐复杂的敌我矛盾虽然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存在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广泛的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只有科学揭示这些矛盾,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矛盾,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大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阶层正在迅速地分化瓦解。许多人已经长期从事工业、商业和他非农产业,许多农民已经成为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城市个体劳动者和依靠出卖一技之长的专业劳动者。无论农民怎样演化,工人队伍怎样扩大或缩小,存在于工人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传统意义的工农矛盾在*上主要表现在参政程度的矛盾;在经济上主要表现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所反映的利益的矛盾;在文化教育上主要表现在教育程度和精神产品的享有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公共社会设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建设速度不一致的矛盾。工农之间的差别主要反映在城乡之间的差别上。
自从先富者阶层的出现,社会相对贫困者的“仇富”心态日趋激烈。不断恶化的社会治安,也有“仇富”者心态失衡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正确认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重要意义。也有一部分人对于“平均主义”、“大锅饭”仍然有些津津乐道。他们看到自己的收入与一部分人的收入相差如此悬殊,心态极不平衡。特别是前些年出现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现象出现,“富了许多不该富的人”,“穷了一些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有水平的人”。这些现象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更进一步激化了民众对“先富者”的仇视情绪。科学制定一套合理的分配*是正确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关键一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1:58

这多了!*差距进一步拉大、房价居高不下、三农问题、大学生就业、收入分配不均、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社会保障……一个字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1:58

民族问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