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5:27
公法和私法的区别是:
1、概念不同;
2、保护对象不同。公法主要基于公共利益出发,而私法主要基于私人利益;
3、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公法调整的是国家与公民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司法主要调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4、强调的原则不同。公法强调国家干预,而私法强调意思自治为原则。公法主要是指调整国家与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以及国家机关及其组*员之间关系的法律,私法主要是调整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 *法系国家普遍认为,公法调整国家或公共利益,它的一方主体应当是国家,与另一方主体一般是不平等的隶属或服从关系,公法否定私法自治,多以强制性规范为主。
我国目前立法监督的方式如下:
1、改变或撤销*制定的同*、法律相抵触的行*规、决定和命令;
2、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3、审查和批准*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决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4、对*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
5、视察和检查*工作;
6、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
7、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职务;
8、受理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和意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二条 法律、行*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