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5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8:38
展开3全部
生活中常见的哺乳动物还有虎、狼、熊、鹿、猴、鼬、貘、象、貂、狗、狐、鼠、鲸、斑马、豹子、麝牛、海豚、袋鼠、灵猫、犰狳、羚羊、驯鹿、考拉、犀牛、树懒、猞猁、刺猬、河马、熊猫、海豹、猩猩、海牛、水獭、疣猪、狮子、海象、鸭嘴兽、穿山甲、北极狐、北极熊、食蚁兽、长颈鹿等。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8:39
在地球上,哺乳动物有非常多,其中人就是哺乳动物,除此之外,常见的哺乳动物有虎、狼、鹿、貂、狗、狐、鼠、鲸、海豚、河马、熊猫、狮子、海象、长颈鹿等。
哺乳动物的简介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因为能够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哺乳幼体,从而取名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主要分为三纲,分别是原兽亚纲、真兽亚纲和后兽亚纲。哺乳动物在全世界分布十分的广泛,而分布广泛的原因是因为哺乳动物有汗腺等器官,能够帮助其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哺乳类是指用母乳哺育幼儿的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美的类群。最初的哺乳动物距今已有二亿二千年,现存的有四千余种,总的来讲哺乳动物的智力水平要比其他种类的动物高。
特征
1.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哺乳类动物体表的皮毛可以帮助保持体温。
2.所有哺乳动物都有骨骼并有皮毛,用肺呼吸。
3.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为胎生。
4.所有的哺乳动物幼年都需要母体用乳汁喂养。
5.根据幼体成长过程的不同,可将哺乳动物分为卵生哺乳动物、有袋类哺乳动物、一般哺乳动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8:39
哺乳动物分为三大类群:
单孔类,又称原兽类,代表是鸭嘴兽和针鼹。特征是卵生,而且卵,粪,尿从同一个孔(泄殖孔)排出。没有乳头,孵化的幼体直接*吸母亲腹部皮肤分泌的乳汁。
有袋类,又称后兽类,代表是澳洲的各种袋鼠袋熊袋貂袋獾,还有美洲的负鼠。特征是雌性没有完善的胎盘,发育不全的幼体在特殊的育儿袋中吸食乳汁发育长大。
有胎盘类,又称真兽类,包括初单孔类和有袋类之外的其他所有哺乳动物,现代哺乳动物的绝对主流,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草科里蹦的都有。
(现代哺乳动物三大类群的亲缘关系和大致的分化时间。图片来源自[1])
这三大类群至少还有这些共性:耳朵里有三块听小骨,腹部肋骨退化消失,隔膜呼吸,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齿骨-鳞骨关节,4个心房+心室,成年后体型不再长大,完整的骨化次生腭,以尿素形式排出含氮废物,等等。
这些特征也许并不那么“一目了然”,但是同样重要。特别是在研究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和探寻哺乳动物的祖先时,牙齿和骨骼的特征几乎是唯一的根据。毕竟,我们也不能指望老能在琥珀里找到长颈鹿对吧。
其实,哺乳动物头骨和牙齿的特征是最明显的。这是两种史前掠食者的头骨化石(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哺乳动物(下)的牙齿有明显的分化:门齿,犬齿,臼齿形态和功能完全不同。作为对比的恐龙(上)嘴里的牙齿形态都差不多。
哺乳动物(下)的下颌骨是一整块,弯成L形,上端插到头骨上的一个“环”里。这种上下颌的连接形式叫做“齿骨-鳞骨关节”,是哺乳动物特有的。作为对比的恐龙(上),下颌平直,而且是由几块骨头“拼接”成的。
人类(最高等的哺乳动物)虎 狼 鼠 鹿 貂 猴 貘 树懒 斑马 狗 狐 熊 象 豹子 麝牛 狮子 小熊猫 疣猪 羚羊 驯鹿 考拉 犀牛 猞猁 穿山甲 长颈鹿 熊猫 食蚁兽 猩猩 海牛 水獭 灵猫 海豚 海象 鸭嘴兽 刺猬 北极狐 北极熊 袋鼠 犰狳 河马 海豹 鲸 鼬
其中鸭嘴兽、针鼹(或称短吻针鼹)、原鼹(或称长吻针鼹)是特别的哺乳动物,它们不是胎生,而是卵生,但仍划为哺乳动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8:40
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包括20个目。
哺乳动物分类列表
原兽亚纲:原始的卵生哺乳动物,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很多早期哺乳动物。
单孔目: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卵生,仅分布于大洋洲。
兽亚纲:胎生哺乳动物,包括据大多数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和一些中生代的哺乳动物。
后兽下纲:即有袋类,仅有袋目一目,也有人将其分成不同的目。
有袋目:现分布于大洋洲和美洲,非常多样化,通常又分成美洲有袋类和澳洲有袋类,澳洲有袋类则又分成袋鼬类、袋狸类和双门齿类。
真兽下纲:即有胎盘类,新生代占统治地位的哺乳动物,我国只有这一下纲的哺乳动物。
食虫目:真兽类最原始的成员,与其它真兽类的共同祖先非常相似,现分布于大洋洲、南美南部和南极以外的大多数地区,种类繁多。
跳鼩目:产于非洲的小目,曾经被置于食虫目。
攀兽目: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小目,即树鼩,曾经被置于食虫目或灵长目。
皮翼目: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小目,仅包括两种鼯猴。
翼手目:即蝙蝠,飞行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第二大目,遍及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
灵长目:包括猿猴、狐猴和人类等,除人类外,多分布于大洋洲以外的温暖地区。通常按照进化程度可分成原始的原猴类、中等进步的猴类和进步的猿类和人类。
贫齿目:现仅分布于美洲的原始类群,包括犰狳、食蚁兽和树懒。
鳞甲目:即穿山甲,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带地区。
兔型目:包括兔和鼠兔,分布于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被引进大洋洲。
啮齿目:哺乳动物的最大一目,遍及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即各种鼠类以及豪猪、河狸等,一般分成松鼠型亚目、鼠型亚目和豪猪型亚目三大类。
食肉目:包括陆生的裂脚类和海生的鳍脚类,二者常分成不同的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裂脚类又分成犬型类和猫型类,其中犬型类的鼬科和猫型类的猫科单独介绍。
鲸目:包括鲸和海豚,广泛分布于世界海洋,其中有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海牛目:素食性的海洋哺乳动物,现分布于各大洲热带、*带沿海地区以及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淡水水域。
蹄兔目:现仅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的小目。
长鼻目:即象类,现仅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
管齿目:仅土豚一种,分布于非洲的食蚁动物。
奇蹄目:处于衰败中的有蹄类,包括马、貘和犀牛三类,现分布于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
偶蹄目:现代的优势有蹄类,分布于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猪型亚目, 胼足亚目和反刍亚目,其中反刍亚目的牛科是最进步、最繁盛的有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