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53
第一审诉讼程序是 第二审程序 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诉讼程序的继续和发展。第一审诉讼程序中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它们与第二审程序同属于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经过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如果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的,上诉审*即适用第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二审人民*审理上诉案件,首先运用第二审程序的有关规定;第二审程序没有规定的,要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诉讼程序虽然都属于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诉讼程序,其主要区别如下:1.审判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一审诉讼程序的发生,基于当事人的起诉权和*的管辖权;而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和二审*的审判监督权。第二审程序2.审级不同。第一审诉讼程序是案件在第一审人民*审理适用的程序;而第二审程序是案件在二审*审理的程序,它是一审案件受诉*的上一级*在审理上诉案件时适用的程序。3.审判组织不同。一审*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合议制和独任制。实行合议制的,合议庭可以由审判员组成,也可以由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而二审*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上诉案件只能采取合议制,并且合议庭必须由审判员组成,不能有陪审员参加。4.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一审诉讼程序是以原告的起诉状和被告的答辩状为基点展开的,审理的对象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而第二审程序是以一审裁判为基点,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审理对象是一审*的裁判。5.审理的方式不同。适用 第一审程序 审理 民事诉讼案 件,*只能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而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 民事上诉案件 ,*可以根据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清楚等实际情况,选择采取开庭审理或者径行判决的方式。6.裁判的效力不同。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结后的判决,在上诉期间,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结后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第二审人民*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三)人民*抗诉的案件;
(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