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包括哪些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0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24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型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自我意识是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等)。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重要特征。个人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其中,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觉察、自我感知、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主要解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信、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主要解决“我这个人怎么样”、“我是否满意自己”等问题。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包括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律等,主要解决“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成为理想的那种人”等问题。上述三种表现形式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产生自我体验,进而达到自我控制;同时又在自我体验的推动下加强自我控制,加深自我认识,增强自我体验。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和完整统一,就成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又可分为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心理自我)。所谓物质的自我,是指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所有物等的认识和体验,如是否健壮、漂亮等。社会的自我,是指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作用、义务、权利等的认识和体验。精神的自我,是指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理想、能力、情感等心理特征的认识和体验,是自我意识中最核心、最持久的部分。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有其萌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11:2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自我意识

心理学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