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31 23:34
在金超群版的《包青天》系列中,除了包拯这个绝对的主角外,范鸿轩饰演的公孙策和何家劲饰演的展昭发挥得也很好,铁三角的演技有目共睹。此外剧中还有一个大反派,自始至终一直存在,他就是剧中的庞太师庞吉,一直与包拯作对,阻碍包拯办案。然而历史上还正是有一位叫“庞籍”的人,但是他跟演义中的庞吉还真是不一样。
演义中的庞太师看过《包青天》系列的朋友都知道,庞太师在剧中与包拯处处作对,处处阻挠包拯办案,具体的事件有:
(一)派自己的儿子庞昱去陈州放粮赈灾却又怂恿儿子贪污赈灾粮款用以挥霍,等庞昱所犯之事被包拯立案查办时又动员各方力量干扰包拯办案。
(二)包拯在查办“玉蝴蝶”案件时,假“玉蝴蝶”潜入太师府杀死了庞太师的小妾,庞太师一方面心疼小妾,一方面又借此机会给开封府施加压力,导致包拯在办案时常处于被动状态。
(三)在包勉(包拯的亲侄子)贪污案中,庞太师主动向皇上举荐包拯作为此案的审理人,在案件有了初步结果后又大放厥词,导致包拯在道德与法理之间两难。
此外庞太师还在开封附近的拐卖儿童案,端州侵吞贡砚案等案件中有一定的小动作,总之是处处与包拯作对。然而历史上的庞籍绝非如此。
历史上的庞籍庞籍(988-1063年),字醇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被授予黄冈司理参军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不久得到夏竦的举荐,调到开封府任职,后来庞籍又先后任秀州知州、侍御史、刑部员外郎等职,在职期间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因此他又被称为“天子御史”。
1038年,庞籍被任命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开始为防备西夏做准备。庆历元年(1041年),庞籍复职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 不久兼任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在边疆任职期间,庞籍严明军纪并派遣狄青等人在西北要害之处修建堡垒同时招募百姓耕地,逐渐在西北地区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北宋和西夏的战争结束后,庞籍因功被诏入朝廷任枢密副使,不久改任参知政事,授职工部侍郎、枢密使, 升任户部, 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庞籍初任宰相, 而且是单独一人, 立即成为昭文馆大学士, 这完全是破格特殊的任职。
宋嘉祐八年(1063年),庞籍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侍中,谥“庄敏”。庞籍在世时不仅与韩琦、范仲淹等人交好,还提携了司马光、狄青等,可以说是司马光的恩师。因此历史上的庞籍与演义中的庞吉绝非同一个人,两人的形象及为人千差万别。
其实演义中庞太师的原型另有其人其实演义中庞太师的原型另有其人,他就是宋仁宗时期的外戚张尧佐,他是温成皇后的伯父,由于外戚的身份得到仁宗皇帝的重用,在朝中地位显赫,位极人臣。然而在历史上包拯多次*张尧佐,因为张贵妃想为张尧佐谋取“宣徽南院使”一职,包拯便与宋仁宗在大殿上据理力争,情到浓时口水溅了仁宗皇帝一脸,最终仁宗不得不罢免张尧佐的官。
这件事被后世文人阴差阳错的安插在了庞籍的头上,只因两人都姓“庞”,可怜一代名臣却在演义中被演义成一个陷害忠良的小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01 00:52
判定一个人的好坏,需要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看,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包拯是为了朝廷,为了老百姓的公道,他是一个好官,但庞太师也同样是为了朝廷,但是他们的立场不同,所以看待事情的发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两个人变成了对头,只能说庞太师的私心重一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01 02:27
我认为并不是,因为他一直都在阻止包拯查案!而且还犯了很多贪污受贿的事情,这根本不能说得上是一个好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01 04:18
很正常。在民间演义中,往往将正面人物塑造成伟光正的形象,同时也需要一位重量级的反派角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01 06:26
我觉得无可厚非。可能对于包拯来说是死对头,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个好官。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