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的钱币换算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当时的物价来做对比,而参考的商品最好的就是百姓通用的吃穿等物品。
那么,知道了对比的商品后,还要根据年代的商品价格为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清末民初时一块大洋的价值概念。虽然当时上海的物价要比北京高出10%左右。
*初期到后期的物价相差极大
在*时期,一块大洋可以请吃西餐;可以买20张公元门票;可以买10张演出入场券,而报纸这些,一份只要3分钱,一块银元就可以包月。
据资料记载,清末民初时五块银元就可以买一头水牛,一块银元可以买一担大米,到*后期一银元是一担谷。
根据清末时期银子的换算,当时一块银元等于0.8-0.9两银子,以这个价格兑换现在实物的话,那一两银子就100元以上,*初期时约等于250元。
我们可以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教授时的工资300大洋来算,相当于现在至少3玩人民币,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也就5-10个大洋,蔡锷将军当云南总督时月薪也才65个大洋。
以*初期的物价推算,当时的一块大洋价值约等于今天的250元,而到中后期时的价值就没有这么高了,只能值现在的100元人民币。
热心网友
一百多块钱。*初期一个工人是五十大洋,现在一个工人是五六千,所以一个大洋差不多是一百多块钱。
热心网友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大洋一般也是由银子来打造的,并且有固定的重量,标准的重量是26.6克左右,一块大洋相当于“1银元”。*时期受战乱影响,当时通货膨胀严重,货币有所贬值。在20世纪初,一个银元大概可以换128-140枚的铜元,能买150个鸡蛋,按购买力算的话,这时候一块大洋大概等于800元人民币。到了*时期,一块大洋的价值有所降低,换算*民币的话大概相当于400人民币。虽然大洋有所贬值,但一块大洋在当时还是相当贵重的货币,能有一块大洋已经足够一个普通人家生活半年左右了。如果有100块大洋就能娶好多个老婆了呢,100块大洋相当于4万人民币左右,再加上当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低,因此这4万块钱足够娶好几个老婆的彩礼,所以难怪古人能取好几个老婆了。再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初,只要花3500块或者800块的大洋就能买到一座四合院。到了30年代,要想吃一顿“涮羊肉”只要花一个大洋就可以吃到,而一个大洋也可
祝您生活愉快哦!
热心网友
*的时候人们普遍的钱都是大洋,那时候的一块大洋可以买十尺布,按照这样计算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块左右。
热心网友
约等于现在的1000元人民币,在当时普通公务员的薪资也就几块大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