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是我国清代长篇公案小说。
1、《彭公案》:
作者贪梦道人。“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彭鹏。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
《彭公案》中的人物重情义、重是非。清官廉政爱民、礼贤下士,侠客惩恶扬善、讲“士为知己者死”,他们在长期的合作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是朋友、亲人,亦是朋友,为了彼此可以赴汤蹈火。
《彭公案》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前部侧重描写彭公断案,后部则是江湖恩怨。全书共341回。
2、《施公案》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施仕伦,世人称其为“施公”,五行甚陋,御赐讳不全。
《施公案》大致说施公在江都县知县任内破获连环无头命案,拿奸僧九黄、淫尼七珠及十二寇,收绿林英雄黄天霸。 黄天霸、贺天保等助施公拿关大胆,擒刘六、刘七等。施公官迁顺天府尹,赴任途中,黄天霸于恶虎村不得已镖打武天虬、濮天雕自刎,救施公脱险。
施公在顺天府又破奇案,升任通州仓厂总督。奉旨出巡山东,放赈救灾,途中得黄、贺等相助拿获抢粮盗首于六、于七;返京途中又于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似虎,河间府拿侯七,任邱县拿谢虎。康熙封施公为漕运总督。
后施公与黄天霸、关小西奉旨出巡,又收神弹子李公然、白马李七侯。一路平冤锄恶,破盗金牌案,杀采花贼飞来燕;于海州杀冒名知县毛如虎,摩天岭剿余成龙,水龙窝拿费德功;三打殷家堡,使堡主殷龙退还所劫粮饷,又擒关东大盗蔡天化。黄天霸、朱光祖、褚标等三进连环套,破窦尔敦盗御马案。
施公返朝后,又奉旨破御用琥珀夜光杯被盗案,为此于朝舞山遇险,被黄、贺与何路通救出。各路英雄大破齐星楼,擒琅琊王王朗,夺回御杯。康熙对施公及各有功英雄封赏有加。全书以施公做漕运总督出巡山东为界,分为“前套”和“后套”。
3、《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
其中包公在侠客们的帮助下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白玉堂、展昭、欧阳春、韩彰、蒋平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施公案》开创了公案与侠义之合流及新的艺术结构。在中国小说史上,《施公案》以前的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它们像两股平行发展,互不交叉的轨道一样,是各自发展着的,它们都有各具特色的题材领域与审美特性。
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中,公案与侠义这两类小说是泾渭分明分明的。诚然,清代以前公案小说中的主人公如包拯等,他们手下也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之类的人物协助,但他们是作为执行拘捕任务的一般衙役出现的,而且缺乏构成侠义人物必不可少的因素——侠肝义胆与超群的武艺。
他们同主人之间仅仅是上下级关系,而不像《施公案》中施公与黄天霸等人,《三侠五义》中包公与展昭等人那样,除了上下级关系外;还有恩公与义士的特殊关系。
这种相互间的特殊关系,正是公案与侠义两种题材合流的必然结果,也是以《施公案》为代表的一批清代公案侠义小说,同前代那些单纯公案小说与单纯侠义小说具有显著不同的一个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公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公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侠五义
热心网友
《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是我国清代后期的侠义小说。
《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彭鹏。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
《施公案》是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本书叙写的是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
《三侠五义》中的三侠:
1、南侠展昭
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百花岭下遇杰村人氏,擅长轻功,兵刃为上古名剑巨阙,后在茉花村与其妻丁月华定亲时交换了湛卢。展昭与包拯相识于包拯进京赶考的途中,曾在金龙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龙岗退劫匪,天昌镇捉刺客,后经包拯举荐,被皇上御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供职,绰号“御猫”,人称“南侠”。
2、双侠丁兆兰和丁兆蕙
丁兆兰,丁兆蕙,松江府茉花村人氏,镇守雄关总兵之子,合称“双侠”。弟兄二人乃是同胞双生,兆兰比兆蕙大一个时辰,因此相貌相同。在性格方面,兆蕙与兆兰的老成厚道相比,兆蕙显得更为机智聪明,活泼,幽默,有时顽戏,刻薄。兆蕙从一开便以农家渔郎面目出现,同南侠展昭一起去帮助落难的周老汉,又设巧计惩罚了对周老汉忘恩之人郑新,都显示出了他的机智。
3、北侠欧阳春
欧阳春,个性敦厚圆滑,号北侠,绰号紫髯伯,使七宝刀。欧阳春武功是三侠五义这些人中最高的,会点穴,一把宝刀江湖无敌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公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公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侠五义
热心网友
是的,这三部书都是清代名作,以三侠五义文学价值最高。
《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作者石玉昆,小说叙写北宋清官包公在“三侠”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钻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等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三侠五义》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包公出世”“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北侠除霸”“众雄平军山”“大破冲霄楼”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连现代武侠也无不出其左右。
《施公案》作者不详,主要讲述清代*施仕纶实、即康熙年间施世纶,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做扬州府江都县令到升任通州仓上总督。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除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很浓。剿杀“黄河套水寇”刘六、刘七,恶虎庄的武天虬、濮天雕,手段残忍狠毒,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为黄天霸,出身“绿林”,行刺施公被擒,自称“改邪归正”(34回),改名施忠,充当官家的护院和走卒。他与昔日的绿林朋友反目成仇,定计斩决十二寇,*杀结义兄嫂,邀功请赏。这一人物的塑造,把“侠客”变成忠于封建统治的奴才和帮凶,思想境界和文学价值不高,小说语言通俗,类似口语;但粗糙庸俗,语多不通。其善于铺排,则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
《彭公案》也是写清代*彭朋出知三河县、升绍兴知府、擢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叙述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除盗平叛的故事,结局无非是清官邀得圣宠,侠客受到奖赏。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都是我国【】时代的侠义小说
热心网友
皆为公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