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繁殖非洲灰鹦鹉?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懂视网

1、繁殖巢箱:繁殖巢箱为长50 cm ×宽40 cm x高42 cm,在巢箱的两侧板上部和顶部两边钻2个孔,保证空气流通,离顶部15 cm处开1个直径20 cm ×高15 cm孔便于鹦鹉进出。

2、雌雄配对:配对成功的灰鹦鹉,经饲养一段时间的熟悉后出现交配行为,雄性扇动翅膀跃上雌性背部,雌性尾部侧上翘,雄性尾部侧压下交尾,交配结束雄性飞开。交配行为早、中、晚都能呈现。

3、产卵次数: 灰鹦鹉产卵前雌性经常进巢整理巢箱,交配10天左右开始产卵,产卵2—4枚。根据鸟类的补卵特性,将当年产第1窝其4枚卵取出人工孵育。1个月后,灰鹦鹉再次产下第2窝卵共2枚,第2窝卵让亲鸟自孵育。

4、亲鸟孵化: 亲乌孵化以雌鸟为主,雄乌在外担任警卫之职,当雌乌出巢取食时,雄乌接替孵化。孵化期为28~30天 。

热心网友

非洲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属鹦形目、鹦鹉科。分布于非洲的几内亚、肯尼亚一带和普林西比岛等地。栖息于平原、沼泽等地的林中。以植物种子、果实、浆果等为食。全年均能繁殖。每窝产卵3—4枚。

灰鹦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在中国仅有少数野生动物园及城市动物园饲养有灰鹦鹉,目前,尚未见有关灰鹦鹉饲养和繁殖的报道。现将灰鹦鹉在我国成都地区的饲养及繁殖报道如下。

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
成都地区海拔550 m,属于北*带气候,年最低气温一2℃,最高气温38.5℃,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水量1000 mm,无霜期300 d,冬季气温低于10%。夏天气温高于30℃。成都动物园位于成都市北部,园内灰鹦鹉笼舍的建筑面积约2 m×4 m×4 m,分为运动场与内室,内室建筑面积约1.5 m×4 m×4 m。运动场的三面及项面都用细钢筋焊接成网状,地面种有杂草,场内搭有木质栖架,供鹦鹉栖息及磨喙。场外有一片树林,以致场内只有零星阳光散射。内室为混凝土墙体,正面为玻璃,以供游客参观。

日常管理
每天先观察鹦鹉行为、精神、粪便,再清扫笼舍及清洗食盘、换水、更换饲料等,并做详细记录。

常规消毒与疾病预防
除日常清扫工作外,对笼舍内外、走道、活动场、栖架、巢箱等进行定期消毒。一般1周1次大消毒,夏季I周2次大消毒,特殊情况则加强消毒工作。消毒药物选择84消毒液、漂白粉等交替使用;定期预防用药定期驱虫及注射疫苗等,以保证鹦鹉的健康。

饲料
参照灰鹦鹉野外的食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非繁殖期和繁殖期日粮配方(表1)。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9:OO和16:00。

繁殖
繁殖巢箱
繁殖巢箱为长50 cm×宽40 cm x高42 cm,在巢箱的两侧板上部和顶部两边钻2个孔,保证巢箱空气流通,在离顶部15 cm处开1个直径20 cm×高15 cm的孔便于鹦鹉进出。

雌雄配对
灰鹦鹉一般为单配型。雌雄同色,从外表上很难区分雌雄。配对成功的灰鹦鹉,经饲养一段时间的熟悉后出现交配行为,雄性主动靠近雌性,相互交嘴、理羽亲昵后,雄性扇动翅膀跃上雌性背部,雌性尾部侧上翘,雄性尾部侧压下交尾,交配结束雄性飞开。交配行为早、中、晚都能呈现。

产卵
灰鹦鹉产卵前雌性经常进巢整理巢箱,交配10 d左右开始产卵,产卵2—4枚。根据鸟类的补卵特性,将当年产第1窝其4枚卵取出人工孵育。1个月后,灰鹦鹉再次产下第2窝卵共2枚,第2窝卵让亲鸟自孵育。

亲鸟孵化
亲乌孵化以雌鸟为主,雄乌在外担任警卫之职,当雌乌出巢取食时,雄乌接替孵化。孵化期为28~30 d。产卵、受精、出雏及成活情况见表2。

人工孵化
采用自制小型孵化器,孵化前将温度设置在38℃,相对湿度为60%。入孵前用紫外线照射法消毒乌卵,即将卵离紫外线光源400 mill处照射l rain,翻面再照射 。入孵后每2 h转卵1次,各枚卵入孵后每5 d验卵,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育雏

亲乌育雏
幼雏出壳后,每天9:00左右,亲鸟在饲养员投食后立即飞出采食,然后迅速返回巢箱以反刍的方式饲喂幼雏,每日3~4次,雏鸟45日龄后出窝学习采食。每5 d将雏鸟取出称重,记录雏鸟的发育情况。

人工育雏
通过观察,发现亲乌喂雏后雏乌素囊中的内容物为初步消化的食糜,因此,推断雏乌通过亲鸟的反刍行为,从亲鸟所喂的食物中获得了一些消化酶。考虑到我们配制的食物缺乏这些消化酶,所以,在配制人工食糜时,选择了粉状的婴儿米粉、颗粒细小的熟蛋黄、易消化苹果泥等原料,制*工食糜(表3)。

雏乌出壳后置于恒温箱中,每日用自制的人工食糜饲喂幼雏。饲喂时,先将食糜用针管抽取,然后左手轻轻固定幼雏的头,将食糜少量注入口中,等幼雏吞下后,再重复注入。开始饲喂0.5 ml/次,0~35日龄每日饲喂5次,以后饲喂量根据雏鸟对人工食糜的消化情况而定O一45日龄为人工育雏前期。35日龄后调为4次,以后逐渐递减;45~90日龄为后期育雏,后期饲喂方法:在2次食糜间间隔添加2次配合饲料。

亲乌及人工育雏体重与日龄关系比较
亲乌育雏前期雏乌生长发育较快,体重迅速增加,45日龄出窝学食后体重增长逐渐缓慢。人工育雏前期雏鸟发育缓慢,45日龄逐渐增加配合饲料后体重才迅速增加。70日龄后与亲鸟抚育的雏鸟体重增长相近,这时人工育雏的雏鸟也基本学会了自己采食。

热心网友

通过孵化的方式繁殖。

 非洲灰鹦鹉生活习性

1、该物种说话能力强,天资聪颖,智商高,以擅长模仿人语闻名。觅食的时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动,喜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有时也会至农作物田园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尤其是玉米田。非洲灰鹦鹉可以在长途跋涉中搜索果树,尤其在旱季会季节性迁移。栖息时聚集大群,非常嘈杂,在休息和在飞行中都会发出嘎嘎的鸣叫、口哨声和尖叫声,除了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也发现这种鹦鹉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声音。

2、饲养非洲灰鹦鹉要选用坚固的金属鸟笼,并有足够空间以供活动,同时亦要预备不同种类的玩具满足它们的好奇心并有助消磨时间,减低它们待在笼中的焦躁烦厌感,免得养成咬毛症。除了供给均衡营养的食物外,钙质的补充尤其重要,它们生性善妒,害羞,希望受重视,若长时间受冷落,无聊,感觉沮丧很容易导致拔毛症的心理病,所以应给予大量玩具及足够陪伴它们的时间。

热心网友

非洲灰鹦鹉繁殖期开始于3岁左右,繁殖季节因地而异,东非约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干燥季节。筑巢在离地面10-30米高的树洞内,通常一窝产2-3枚卵,偶尔4枚。

孵化期28至30天,幼鸟刚孵出时只有14-16克重,5厘米长,约75-80天后羽毛长成,离巢期大约80天,圈养的非洲灰鹦鹉可以活到50岁。

刚引入饲养的非洲灰鹦鹉成鸟通常十分紧张与不安,尤其是野生。通常表现的非常焦虑,适应新环境的时间较长,它们算是中大型鹦鹉中比较安静的种类,不常打扰它们就不太会吵杂。

每天先观察鹦鹉行为、精神、粪便,再清扫笼舍及清洗食盘、换水、更换饲料等,并做详细记录。

灰鹦鹉一般为单配型。雌雄同色,从外表上很难区分雌雄。配对成功的灰鹦鹉,经饲养一段时间的熟悉后出现交配行为,雄性主动靠近雌性,相互交嘴、理羽亲昵后,雄性扇动翅膀跃上雌性背部。

非洲灰鹦鹉属于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尾巴短,头部圆,面*毛,喜攀爬,不善飞翔。

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这也使得它们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宠物鸟之一。主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分布于非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