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的经历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大便是由大肠形成。

人体在进食后,食物会依次经过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小肠负责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则会进入大肠,大肠进一步吸收水份和电解质,最终形成大便,运送至*,并排出体外。

人体每天排出的粪便量为250~300g,粪便在大肠停留的时间因人而异,6~48小时不等,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越长,水份吸收越多,大便就会越干。

大便量多少决定于食物残渣的多少和肠道吸收水分的多少,因此进食多、食物粗糙、肠道吸收水分,大便就会多。

热心网友

食物入口后经口腔的咀嚼吞咽,进入食管再通过食管,进入胃和胃酸,各种消化液混合后进入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消化吸收,食物残渣再经过大肠(盲肠,阑尾,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管),以粪便形式排出。
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不同,排空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讲稀的,流体状态的食物比稠的、固体状态的食物排空快,切碎的小块食物比大块的食物排空快。
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糖类)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排空最快,一般大约2-3小时,蛋白质类食物从胃内排空需要4-5小时,脂肪类的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较长,排空最慢,大概需要6-8小时。

热心网友

食物经过嘴,食道,胃,小肠,大肠,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