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懂视网

1、人民在刑事案件中的任务

2、人民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作用

3、人民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1.

人民在刑事案件中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组织法》(以下简称《人民组织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指出了人民的性质和任务。《人民组织法》更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任务:对叛国、国家以及严重破坏国家、法令、政令统一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侦查;对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对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对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及其执行,以及对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2.

人民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作用。人民在刑事诉讼中参与诉讼的全过程:从立案、侦查(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提起公诉、支付公诉、审判监督,直到监督判决的执行。这是人民在刑事诉讼中与机关和人民的职权、地位及其发挥作用的不同之处。在刑事诉讼中的不同阶段,人民的权利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1)侦查阶段。人民发现并且认为有犯罪行为时,应依法立案侦查或交由机关侦查;有权直接受理案件,对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侦查。其实施的侦查行为有: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组织鉴定等;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和调取证据;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拘传、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另外,对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有权进行补充侦查,还可以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对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对机关在侦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要求更正。(2)提起公诉阶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规定,凡是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审查决定,这一规定指明了人民对公诉案件的绝对审查权能。人民有权对机关审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起诉或不起诉;对机关审查终结的案件,有权退回,要求补充侦查或自行补充侦查;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提起公诉;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有权作出不起诉的决定。(3)审判阶段。由于人民负有司法监督职能,所以在审判阶段中,人民派员出庭,既有公诉人的地位,行使公诉人的职权,又有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对人民的审判活动行使监督职权。在审判阶段,人民的具体权力有:派员出庭支持公诉和附带民事诉讼;在法庭上经法庭许可,有权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和鉴定人员;参加法庭辩论;对法庭违法审判提出纠正意见。对确有错误的裁定、判决有权依法进行抗诉;对自诉案件也有权派员出庭,监督法庭审判活动。(4)执行阶段。根据《人民组织法》第19条的规定,人民有权对人民和判决裁定情况进行监督。对执行中的违法情况,有权通知执行机关予以纠正。对执行的监督具体表现在:对死刑执行时有权派员赴执行现场监督死刑的执行;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缓刑、无罪不予刑事处分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以及监外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有权对监狱、看守所、劳动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如果有违法情况的,有权通知执行机关纠正。根据《人民组织法》第18条的规定,最高人民,上级人民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

3.

人民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由人民立案侦查的案件有: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另外,经省级以上人民决定,人民也可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一规定使人民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围具体明确,把犯罪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上,这一规定也是对人民与机关在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范围上的明确界定。

热心网友

刑事诉讼管辖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上的分工,即侦查机关与审判机关之间以及审判机关内部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方面的分工,其中侦查机关与审判 机关 之间以及侦查机关内部的职能分工称为立案管辖,审判机关内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称为审判管辖。 在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是指 *机关 、 人民* 、人民*等国家专门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职能分工以及人民*系统内受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其中*机关、人民*、人民*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称为立案管辖,人民*系统内受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称为审判管辖。 2、人民*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

热心网友

1.
刑事案件原则上应由犯罪地的人民*管辖。“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被告人居住地,包括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居所地。
2.
有管辖权的两个以上同级人民*,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指定管辖。有管辖权的人民*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
3.
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发现漏罪及又犯新罪的管辖:发现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犯罪没有受到审判的,由原审人民*管辖;如果罪犯服刑

热心网友

· 二、刑事管辖立案管辖 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人民*和*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人民*和*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权限划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