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宝宝身上出现什么特征时,代表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相信有很多妈妈,都有和我这位好朋友类似的经历,2-3岁的孩子,什么都会说什么都懂,但就是过不了上厕所这个坎。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总不能让孩子一天到晚都尿裤子,这样,老师也不乐意。

宝宝如厕训练就真的这么折腾人吗?记得我家琦想在如厕训练的时候,没有很大的波折。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一定可以的。

宝宝可以进行如厕训练准备好了的信号

其实宝宝也会有一些其他迹象会告诉你,他已经准备好,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了。

如果妈妈等到宝宝真正准备好再开始训练,这样,整个训练过程对妈妈和宝宝来说,才不会太痛苦。

妈妈们在决定给宝宝训练如厕之前,可以对照一下基本清单,看看宝宝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


★排便有规律,大便柔软。

★宝宝能把裤子拉上拉下。

★宝宝对爸妈上厕所很感兴趣,有时候不嫌臭,非要跟进卫生间看爸妈上大号。

★排便的时候有反应,如会发出哼哼唧唧,蹲下或告诉妈妈。

★会说表示小便或大便的话如“尿尿、臭臭”等。

★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如“把玩具给我”。

★尿布湿了或脏了之后,会把尿布拉开,或跑过来告诉妈妈尿布脏了。

★爬到儿童马桶或*马桶上。

★尿湿尿布的时间间隔变长,至少2小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如何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1)让宝宝观察大人上厕所

对宝宝的进行如厕训练,家里有个乐意示范的样板是个关键,宝宝通过模仿来学习,观察大人上厕所是如厕训练

很自然的第一步

比如:爸爸妈妈自己上厕所的时候,可以在宝宝面前表达便意,再带着宝宝一起去上厕所,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也要上厕所,而且应该在厕所里面,还要坐在马桶上,帮助宝宝建立这样的联系。

(2)让宝宝坐便器

在如厕训练一开始, 妈妈要让宝宝首先需要习惯用便器。所以妈妈要先让他知道便器或儿童马桶圈是他专用的,然后试着让宝宝穿着裤子坐上去。

但提醒妈妈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硬性规定宝宝从几岁起就必须开始使用,坐便器只是对宝宝进行更好的排便训练的一个工具。


大号的便器,宝宝会因圈口大没有安全感,因此会不喜欢,也不安全。

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买一个儿童坐便器,放在普通马桶上面。要买*恰好与便器圈口大小能吻合的型号,宝宝才会有安全感。

为避免宝宝高高地悬在空中,可以选一个带踏板的马桶座,或在马桶旁放一个结实的脚凳,让宝宝学会自己爬上去坐着。

塑料可爱的儿童便器也是不错的选择。宝宝会对自己可以坐上去的专用便器有一种自豪感。

(3)让宝宝熟悉便器

很多宝宝会怕便器,为了消除宝宝可能会对便器的恐惧感,妈妈可以将便盆放在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最好是卧室、客厅、阳台等比较明亮的场所。


妈妈也可以将宝宝的便器放在我们的马桶旁,然后跟宝宝说:“因为宝宝现在小,所以坐在便器上尿尿和便便。因为妈妈长大啦,所以就坐在马桶上面。等宝宝长大一点,就可以像妈妈一样坐马桶了。”

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宝宝坐在便器跟我们坐在马桶上一样自然又安全。

同时妈妈也可以将便器放在宝宝平时玩地方的旁边最好,同时允许宝宝将便器当做一般小椅子用,或是穿着衣服进行假装上厕所的游戏。

妈妈也可以挑选有卡通人物的小内裤,并且告诉他“宝宝,如果希望不弄脏你喜欢的卡通人物,那就要学习脱裤子,在便器上尿尿才行。”

妈妈鼓励宝宝每天在便盆上坐一 会儿,并把纸尿裤上的粪便放入便盆内,指给宝宝看,使他逐渐理解便盆的概念和用途。


(4)观宝宝排便规律

小便:

妈妈首先掌握宝宝排尿的规律、表情及相关的动作,如宝宝身体晃动、两脚交替等,当妈妈发现宝宝有这些动作后,马上让宝宝坐盆。

通过这种方式逐渐训练宝宝排尿前会表示,妈妈在宝宝每次主动表示以后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宝宝就很开心。

大便:

训练宝宝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时,妈妈要先摸清宝宝每天大约什么时间排便,到了这个时间妈妈就要格外注意了。

如果发现宝宝有出现脸红、瞪眼、凝视等神态时,妈妈马上把宝宝抱到便盆前,并用“嗯、嗯”的发音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宝宝一到时间就会有便意了。

热心网友

穿尿不湿时频繁扭动身体,这说明宝宝穿着尿不湿不舒服,已经开始抗拒尿不湿了。

热心网友

宝宝脸变红,或者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再或者会拉下裤子,有这些反应的时候,就说明宝宝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热心网友

很久都不在尿不湿里上厕所,说明孩子知道干净或者尿在里面难受。

热心网友

宝宝就是在上厕所的时候,对这种呃坐便器非常的感兴趣,这个时候就应该去训练孩子上厕所,慢慢的让孩子产生兴趣之后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