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作用;由于金融机构本身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维持所需要的流动性,因此流动性的改善对降低金融机构危机的扩散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性。而且资产证券化对于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并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分工与细化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产品可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建立起一座桥梁。因此,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规和配套措施出台,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其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意义;增强发起人资产的流动性,从发起人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将相对缺乏流动性,个别的资产转变成流动性高,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商品的手段。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者能够补充资金,用来进行另外的投资。
获得低成本融资,资产证券化还为发起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低成本的筹资渠道。通过资产证券化市场筹资比通过银行或其他资本市场筹资的成本要低许多。还有减少风险资产和便于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资产担保类证券提供了比*担保债券更高的收益。这部分高收益来源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资产担保类证券的信用质量。资产担保类证券丰富了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品种选择。
扩展资料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依赖于三大基石,破产隔离,风险重组和信用增强。破产隔离的设立使得未来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与原始权益人脱节,既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使得原始权益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风险重组使得投资人在投资风险和收益方面达到合理匹配。对风险厌恶的投资人可以购买具有多重本息保障措施的高等级信用债券,但以低收益为代价,对风险偏好的投资人可以购买具有高收益的债券,但以低等级信用评级甚至无等级信用评级,即高风险为代价。
信用增强使得信用较弱的融资主体能够通过对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的偿付处理以较低成本融到资金。这对于信用等级不高的企业尤其具有意义。
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大数定律,只有在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池中存在大量分散的基础资产时,才能防范因个体资产违约而形成的对资产现金流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也才能破解对融资主体信用的过度依赖,达到风险重组和信用增强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证券化
热心网友
1 资产证券化
、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 2、增加资产流动性,改善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失衡。 3、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 4、银行可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筹资成本。 5、银行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使贷款人资金成本下降。 6、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收益良好且稳定。
热心网友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改变金融市场结构的重要金融创新工具,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试点以及有关人士的表态,也可以预见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即将迎来一个迅速增长的时代。但在实践中,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我国这样一个金融欠发达,且金融体系存在众多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引入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究竟何在?如果引入资产证券化,怎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风险促使其迅速成熟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在?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主要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是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分析,重点探讨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意义,构建银行资产证券化可能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篇则是对银行资产证券化效应的实证检验,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带给银行的影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第三篇则是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银行如何开展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探讨,包括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困境、已有证券化实践的分析、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目标定位以及未来深化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合理路径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