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5
必须的。国民收入公式 Y=c+i+g+nx,其中Y为国民收入或者说是GDP,c为居民消费,i为企业投资,g为*购买,nx为净出口。从这个公式是可以看出:i下降,在c,g,nx不变的情况下,Y也是下降的。
凯恩斯消费函数 C=-a+by,其中a是大于0的(注意前面有负号),b为系数,y为收入,可以看出消费与收入是成正比的,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于是可以理解当GDP下降时可以预期消费是下降的。
同理,储蓄函数为 S=a+(1-b)y,这个公式是可以推出来,你想,居民的收入是不是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也就是有公式 Y=C+S,即S=Y-C=y-(-a)-by=a+(1-b)y。其中(1-b)是大于0的,这是因为在消费函数中,居民用于消费的钱不可能超过他有的收入,故这个系数b不可能大于1,(1-b)要大于0,从而S与Y也是成正比的,很容易理解一个人越富有,他的储蓄越多,即GDP下降时S也是下降的。 均衡GDP是指经济处于均衡时的GDP,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当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了合意的水平,那么社会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刚好等于整个社会愿意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供给.
实际GDP高于均衡GDP往往意味着一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人为地创造了额外的需求,使得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实际GDP就会高于均衡GDP,当然物价也会上涨.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人为的财政*和货币*只能在短期内改变总需求,但是在长期*无效,总需求最终会回到均衡位置,实际GDP也会等于均衡GDP.
再问: 谢谢了,那么这时候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的关系呢
再答: 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有可能相等,也有可能不相等。 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概念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6
很容易理解一个人越富有,他的储蓄越多,即GDP下降时S预期消费和储蓄是下降的。
国民收入公式 Y=c+i+g+nx,其中Y为国民收入或者说是GDP,c为居民消费,i为企业投资,g为*购买,nx为净出口。从这个公式是可以看出:i下降,在c,g,nx不变的情况下,Y也是下降的。
拓展资料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6
国民收入公式 Y=c+i+g+nx,其中Y为国民收入或者说是GDP,c为居民消费,i为企业投资,g为*购买,nx为净出口。从这个公式是可以看出:i下降,在c,g,nx不变的情况下,Y也是下降的。
凯恩斯消费函数 C=-a+by,其中a是大于0的(注意前面有负号),b为系数,y为收入,可以看出消费与收入是成正比的,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于是可以理解当GDP下降时可以预期消费是下降的。
同理,储蓄函数为 S=a+(1-b)y,这个公式是可以推出来,你想,居民的收入是不是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也就是有公式 Y=C+S,即S=Y-C=y-(-a)-by=a+(1-b)y。其中(1-b)是大于0的,这是因为在消费函数中,居民用于消费的钱不可能超过他有的收入,故这个系数b不可能大于1,(1-b)要大于0,从而S与Y也是成正比的,很容易理解一个人越富有,他的储蓄越多,即GDP下降时S也是下降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27
上岩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