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2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37
内容明确,主次分明
如果感觉满意请采纳为答案
楹联(俗称对联),在中国文艺百花园里,是一枝别具特色、招人喜爱的葩。当前楹联创作的医院勃发展与创作理论缺乏系统开拓,形成鲜明对照。这次会议提出《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议题很好,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楹联学科应当是研究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定义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探讨这一学科的建设,首先应弄清楹联的定义是什么?楹联属文学范畴,是一种的文学形式。文学是作为运用语言艺术反映生活表达情意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时把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体裁。而把楹联仅仅作为“诗余”。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选录序》中说:“联语亦诗余也”。其实楹联早已被认为是一种文体而客观地存在着。一千多年来,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和特定的风格,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至清代已达鼎盛,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佳联妙对;产生过一批有影响的楹联大师,形成了与诗、词、曲、赋并驾齐驱的一种独特文体。它们相互影响,但并非主从关系。人们从历史长河中总结经验,从楹联的基本特征,即前后(上下)两部分文字(或语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对,音节相谐中逐步认识到:对联有区别于诗词的独特属性和创作规律,它是利用汉语语言和字形的特点形成的一种文体,它属于“声偶文学”的一部分,有着很强的社会实用性和通俗性。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联友对楹联定义归纳了好几种意见。笔者以为周炳坤先生在《南国楹联》98第3、4期中提出的是:“汉字音形义一一相反相成的对称文学”较能反映对联的本质属性。弄清对联的科学定义,才能正确区分对联与非对联的界限,才不致于将对联与标语、口号等同起来,这对于探讨楹联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联起源于何时?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阵昶。近人根据一些资料,认为对联产生于唐代。据《中国楹联报》载:福建省福鼎县发现三副七家唐联,湖北省黄梅县发现一副七字唐联。武汉也搜集到五副唐联,其中以初唐李道宗所撰十字联最为工整。其联文是:“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客搜奇。”这些对联的发现,绝非偶然。汉赋骈体文的成就表现在对联中,主要是引进对偶句的概念,使之出现萌芽阶段的应对;说对联产生于唐代,则主要得助于律诗的诗律。其颔联或颈联的对仗和声律,往往成为对联创作的借鉴。对联包含了诗(尤其是近体诗)、文(尤其是骈文)两个源头,可视为“母体遗传”,但对联一经“脱胎”,广为吸收营养,就出现了一些“变异”。比如,由五、七言为主的短联转向句式纷杂的长短句创作,而且字数无*。对仗上,不像律诗那样讲究“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对联允许重字,有时重复的字词,还能增加其艺术性和趣味性。到明、清两代,对联更加趋于成熟,到清代对联得到蓬勃发展。研究对联,不能不知其有两个源头,不可不分偶句与对句之别。对联由偶句而取法诗与骈文宫商平仄;由词意精妙,到声律动人,应该是一次飞跃,是一个进步。这是对联的源与流的实际。由此可以看出:对联和诗词是在同一历史长河中流淌的两种文学形式,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涵。对联有区别于诗词的独特属性和创作规律,有其独具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三、联律之律是什么?对联本身现尚无定法,借邻近之律以为律已约定俗成。《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乃为学诗而作,示例而无理论。目前联坛通行的体例盖从五七言律诗为主参以四、六骈文,取其形式排偶和声调和谐法则;长联更离不开词曲,而斟酌平仄交替对立之原则,这样不但记号意精美且追求铿锵悦耳,开对联正宗之风以示来兹。�
我们钻研联律,应弄清联律与诗律的异同。最明显的不同点有三:①诗由词字成句,由句成篇,一首诗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而对联由词字成句,由句成篇,上下两幅构成一副联,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②近体诗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而对联不受字数的*,可长可短。③对联的平仄与节奏相结合,节奏点上一定要分明,非节奏点则可不论,与诗律的“一、三、*论,二、四、六分明”截然不同。如顾复初的望江楼濯锦楼联:“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停琴伫凉月,予情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如果按律句“寒”和“凉”是第四字,应平仄对立,但“拂寒星”和“伫凉月”的节奏是“仄—平平”,“仄—平仄”不在节奏点上,可不拘平仄。第二字“四”和“一”,第四字“云”和“春”,都不在节奏点上,可不拘平仄,因而此联是合律的。又如眉山县三苏祠有一副对联,清代流传:“静者所怀,相与无与;贤哉其乐,自然而然”,近体诗忌三平足,而此联虚词对仗,用套语不计三平收尾。相交而不相附:所怀其乐,自然而然。再如,宋府判杨邦义宁死不降之血写的对联:“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上联第二第四字为仄声,下联第二第四字为平声,慷慨淋漓,感人至深。庐山仙人洞联:“仙踪渺黄鹤,人事乙白莲”,上联第二第四字为平声,下联第二第四字为仄声,亦韵味如醇。这种音乐平仄交替的联,也应视为合律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37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钜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参考资料:网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38
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对子,相传起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传统对联角度来看,出题的对联叫出句,对应的对联叫对句。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出律时要求有平仄,要求上联尾字为仄,即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即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不然就不会朗朗上口。平仄合律就是为了抑扬顿挫的韵律。
但步入现代社会后,从文学文化的范畴看,更多的人不再去拘于对联一些枝末小节,也抛弃了一些约束的烦冗条框。更多的人更看重对联的意境和韵味,倒不怎么在乎上下联之间的字字平仄对仗,很多人也不去管或不懂什么是平仄,这让传统对联有了一种现代对联的改革和创新的味道。而且只要声母和韵母在上下联的首尾声调只要不是一致的,总会有些许抑扬顿挫的感觉,从而大都会有那么一些韵味的。
而着随着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与世俱进,对于对联的压仄已经没有如从前这般传统和讲究了。所以,只要掌握现代对联的几大特点:对字工整(数字相同且不会出现上下重复字)、对词对仗(即字意相对或相近)、压仄(上下联之间首尾两字的音调不同)、音韵(读起来朗朗顺口)、且整个联对读起来有意境,则是为一个较合律的对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