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15
杜甫和杜牧的关系是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为初唐诗人“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
杜牧,803-852,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扩展资料:
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
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其中更常见的则是散文似的夹叙夹议。杜牧的古诗受韩愈的影响好发议论。但有时他用比喻、形象的语言进行议论,富有抒情胜。
杜牧的古诗往往别有境界,写得古朴纯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迟先辈》。晚唐诗风,气格卑弱,多是律诗、绝句,很少有人能作长篇古诗,杜牧的古诗在中晚唐诗坛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这一类诗作,和以“俊爽”见称的律、绝佳作,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三个主要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16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所以说 应该是没有关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16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盛唐到晚唐过渡时期的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晚唐诗人,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很明显,杜牧晚杜甫近一百年,不会有诗友关系;再者,两人祖籍不同(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后其曾祖父迁至河南巩县;杜牧祖籍陕西西安),宗族不同(杜牧曾祖父杜希望,是中唐镇将,差不多与杜甫同时代,两人没有亲族关系),因此也不是亲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17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17
均为唐代著名诗人,有“大李杜”、“小李杜”之称,李白、杜甫为“大李杜”,李商隐、杜牧称“小李杜”其它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