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是怎样发现经络的明确走向和穴位的具体位置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40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13

呵呵,我在*电视台看介绍中医的纪录片,上面对其产生作出了马克思主义式的解释:
说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的结果。
但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样的?莫非,老百姓得了病,莫名其妙的自己拿针往身上刺。
其实,在考察中医的起源时,我们是一定不能回避道教的。所谓医道一家。中医包括穴位都是道士们修仙炼丹的副产品。其中我们考察中医哲学时,就发现与道教哲学有相似之处。
所以,尽管没有详细的文献记录,穴位是怎么发现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做科学的推测。穴位,是中国古代的职业僧侣本着修道成仙的目的,一步步在自己(或伙伴)身上实验成功的,与炼丹追求的是同样的目的。个人觉得这个解释比央视说的,更符合事实。因为一个科学发现,需要的目的和时间。而这两样在道士那里都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13

很简单啊,只要你练习气功就会发现穴位和筋脉,功力越深,发现的穴位和筋脉就越多,古人就是这样发现的,多简单的一件事搞得全世界的砖家都在意淫,有练过气功的人看到了只会笑而不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14

*电视台是在放屁,经络和穴位完全是练气功的人发现的,有些气血通畅的人一处于安静状态时,便容易产生气感,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必定会积累更多的元气,然后自动沿着某些路线冲关运行--穴位和经络便发现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14

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
2、“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
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15

没有人完全知道,应该是自我摸索,自我实验中获得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