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1:17
二十四节气是以阳历定的。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对应一年中的 12 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河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孟宪明介绍,“除了天文上的角度划分外,还包含了雨水、小暑、寒露、霜降、大雪等气象信息,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等物候信息,体现的是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古人的智慧。”
常常有人问,二十四节气是阴历吗,为什么它的一些时间却又同阳历相一致?以今年为例,立冬从11月7日7时47分开始,为阳历时刻,小雪从11月22日5时22分开始,同样为阳历时刻。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勃说,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不是按阴历制定的。“大家提起阳历会把它跟公历画等号,但实际上它是指根据太阳变化制定的‘太阳历’,我们现在通用的公历也是阳历的一种,两者吻合度自然很高。”
至于节气的时间点为何如此精确,张勃解释说:“这是按照太阳运行的变化和规律计算出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2:35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推算的。它是一年中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的总称,是在—个回归年(用阳历计算的年)中,太阳行经黄道上二十四个特定位置的日期。中国过去长期使用的是农历(也叫阴历、古历、旧历)是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其长度和回归年大约相差十一天。用十九年置七个闰月,使其周期和回归年相符。因此,农历的月份与实际季节可能有半个月左右的差异,不利于指导农业生产。为此,中国古代的天文工作者,将太阳在黄道上的二十四个具有季节意义位置的日期,给以有关季节、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名称,用来反映季节气候和指导农时。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其中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半。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相间安排。为便于记忆人们把二十四节在一年中出现的顺序编成顺口溜:
春两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为了说明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安排的,特列表对照如下:
━━━━━━━━━━━━━━━━━━━━━━━━━━━━━━━━━━
节气名称 立 春 雨 水 惊 蛰 春 分 清 明 谷 两
(正月节气)(正月中气)(二月节气)(二月中气)(三月节气)(三月中气)
节气日期 2 月 2 月 3 月 3 月 4 月 4 月
4日或5日 19日或20日 5日或6日 20日或21日 4日或5日 20日或21日
太阳黄经(度)315 330 345 0 15 30
──────────────────────────────────
节气名称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四月节气)(四月中气)(五月节气)(五月中气)(六月节气)(六月中气)
节气日期 5 月 5 月 6 月 6 月 7 月 7 月
5日或6日 2!日或22日 5日或6日 21日或22日 7日或8日 23日或24日
太阳黄经(度)45 60 75 90 105 120
──────────────────────────────────
节气名称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七月节气)(七月中气)(八月节气)(八月中气)(九月节气)(九月中气)
节气日期 8 月 8 月 9 月 9 月 10 月 10 月
7日或8日 23日或24日 7日或8日 23日或24日 8日或9日 23日或24日
太阳黄经(度)135 150 165 !80 !95 210
──────────────────────────────────
节气名称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十月节气)(十月中气)(11月节气)(11月中气)(12月节气)(12月中气)
节气日期 11 月 11 月 12 月 12 月 l 月 1 月
7日或8日 22日或23日 7日或8日 21日或22日 5日或6日 20日或21日
太阳黄经度225 240 255 270 285 30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4:10
包括“清明”在内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古人观察日月星辰,为了方便假想的一个天体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变化,把一年平均地划分出二十四节气。我国的农历是古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和太阳在天空的高度来定的历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所以每个节气都有固定的阳历。简单地说,二十四节气其实是与太阳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是和阳历相配套的。虽然我国古时候不使用“公历”,但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与西方的公历(又称西历,就是阳历)不谋而合。
我国自己的历法经历了几次演变,现在固定下来的叫阴历,它主要是根据“月相”即月亮的“朔望”(可以理解为“圆缺”)规律而制定的。它的一个月约等于29.5天,它的一年可以是12个月,也可以是13个月(加上闰月)。
我在前面说到的阴历,又叫阴阳历。近代也称之为农历。但实际上,它与农事活动没多大关系。
所以,农事活动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又与阳历密切相关,是按阳历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6:01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阴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8:09
当然是阴历,15日为一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