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传播途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01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6

你好,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是不会感染乙肝的。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中国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
3.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
4.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感染的可能。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5.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
追问因为那个门把手,不像有消毒,看病的人都来抓,我摸过之前忘记洗手了,直接拿东西吃,手有接触。我的嘴有出血的地方,能不能传染上呢?临床上有这样的情况吗?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7

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分泌物在被传染人皮肤或者黏膜有创面的情况下传染.当然性生活有可能传染.另外母婴或父婴传染可能啊.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在产生抗体以前最好带上*.接吻一般不会被传染.但是如果双方有口腔溃疡,接吻或进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传染.所以家庭成员不要共用牙膏牙刷.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传染的。
肝转阴没有特效根治办法.建议检查肝功,只要肝功检查正常,不要担心.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肝功正常才是目的.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7

输血传播 输血,血浆和各种血制品,包括丙种球蛋白等,均可传播乙肝。医源性传播 在乙肝的流行中,大量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通过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镜检查,预防接种,针刺,文身,各医疗器具,外环境,污水,甚至工作人员的手而传播乙肝。母-婴传播 患急性乙肝和携带HBsAg的母亲可将HBV传给新生儿,尤以后者为主要的感染类型。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也可导致HBV感染,例如家庭人员间的密切接触是很重要的方式,可造成家庭中HBV感染的积聚现象,其传播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如通过蚊子,臭虫和虱子等吸血昆虫传播,经实验研究证明HBV在这些昆虫体内不会增殖,只是具有机械性携带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8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

1、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3、医源性传播: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性滥交、*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5、昆虫叮咬传播: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毒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毒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2小时左右。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排除。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8

据介绍,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5种:
1.血液途径传播:只要注入含有极微量乙肝病毒的血液,就有可能被感染。曾有人做过试验,发现注入4-10毫升的含乙肝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发病。因此,注射、输血或血制品、被感染的针头刺伤、针灸、采血、文身、穿耳环孔、公用牙刷、刮胡刀片、理发刮脸、口腔科操作过程中沾染带有微量血液的飞沫,手术或接触血液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2.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存在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汗液、鼻腔分泌物与初乳中,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创口进入机体造成感染,尤其是唾液传播。这种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必须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才能灭活。当含有乙肝病毒的唾液污染了食具、用具、手及指甲后,很容易引起传播。所以乙肝病毒感染常有家庭聚集现象,往往一家人中有数个感染者。此外,饮食业的食具未经消毒处理,也极易引起传播。
3.母婴传播:孕妇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占5%—10%,母婴传播率为22%—50%。妊娠后期患有乙肝或HBsAg和乙肝e抗原曾为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90%以上被感染,并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据报道,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约40%来自母婴传播。
4.昆虫叮咬传播:热带、*带的蚊虫、各种吸血昆虫。
5.性接触传播:关于乙型肝炎性传播的可能性问题,很早就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本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但唾液、*分泌物、*、汗液、月经以及其他排泄物如粪便等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的交换而带有乙肝病毒,因此,在接吻、性生活时,如果不注意防护,是有可能使对方传染上乙肝的。所以,乙肝患者在过性生活时,更应加强防护。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