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46
1、了解了辛亥*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就了解了辛亥*爆发的必然性,对“告别*”种种说法保持高度警惕。
2、辛亥*推翻了君主*,打开了近代历史进步的闸门,中国*党人在辛亥*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给予辛亥*历史高度的评价,高度的尊敬。
3、辛亥*试图实行议会*,历史证明是走不通的。我们在在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上要借鉴这个历史经验。
4、亥*时期的共和,是资产阶级的共和。
5、辛亥*的领导力量是很松散的,中国同盟会不是一个坚强的政党。我们在考虑我党的党建工作的时候,需要借鉴这个历史教训。
6、辛亥*是一个没有发动人民大众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党人搞*,搞建设,都要记住始终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不能脱离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必须尊重的。
从失败方面看辛亥*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式的*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注定不能成功。
辛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其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民主制度。为此,辛亥*的领导者提出了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制度设计。在一个短时期内,议会*和政党*一度都曾颇为活跃。
二、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政党领导。
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是辛亥*失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党领导,走社会主义的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我们从辛亥*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三、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是完成中国近代历史任务的出发点。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有不可避免的弱点和软弱性,辛亥*时期,他们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不能提出切实的反帝反封建主张,从而也不能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之上。
而只能是对帝国主义列强妥协,对国内的军阀实力派妥协,最终使辛亥*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这样的军阀武人手中。事实说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担当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性任务,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张海鹏:学习辛亥*史的几点启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46
1,辛亥*的失败启示我们,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只有坚持中国*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2,辛亥*,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3,辛亥*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辛亥*,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辛亥*,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辛亥*,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狭义的辛亥*,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事件。广义上辛亥*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运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47
辛亥*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在辛亥*以前,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皇帝”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辛亥*推翻了封建*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变革。辛亥*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没有改变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人民解决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辛亥*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提出“民主”思想,就是进一步反对专治的统治。正是沿着民主的道路,中华民族才取得了今天的、和繁荣昌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47
辛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间,中*民抗击英国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 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三月,林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英军首次北犯(1840.6~12) 根据英国*的训令,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道光帝慑于兵威,罢免林则徐,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虎门广州之战(1840.12~1841.8)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1841年1月7日,英军不满谈判的进展,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在此形势下,奕山等接受英方条件,纳银600万元,换取英军撤出广州地区。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 英军再次北犯(1841.8~1842.8) 英国*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旋北进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军以疾疫流行,放弃定海),10日陷镇海(今属宁波),13日占宁波。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169人后攻陷镇江。27日,英舰队驶抵南京江面,清军已无力再战,全部接受英国侵略要求。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装备落后,终为英军所败。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48
辛亥*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在辛亥*以前,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皇帝”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辛亥*推翻了封建*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变革。辛亥*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没有改变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人民解决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