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联金灭辽”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2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6

两宋时期,随着大辽的衰落,金国的崛起,宋金辽三国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变。这时,辽国有一位叫做马植的汉族*,看到辽国的日渐腐朽,认为辽国必定灭亡。

军事上,虽然宋朝的军队数量十分可观,据记载,皇祐初年,全*队达到了一百四十万之众。但是悲哀的是军队的素质却越来越差。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北宋建国以后将募兵制作为一项不变的国策确定了下来,由此造成军队数量越积越多。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防止百姓造反,国家在没有认真考虑被征者的素质情况下把他们招募到军队中来,包括游手好闲的人和一些地痞流氓。严肃的军纪逐渐被市井和流氓的气息所取代,士兵们常年疏于训练。除此之外,由于是雇佣兵,拿钱办事。所以造成士兵们的忠诚度严重不足,有奶便是娘。

同时,从赵匡胤建立大宋后就积极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国策。自己搞过一次突然袭击“陈桥兵变”就黄袍加身了,绝不能让别人也捡了这个便宜。他认为如何要让将领死掉篡夺之心的最佳之技,莫如剥夺他们的统兵之权。因此,才有了“杯酒释兵权”,才有了重用文官的系列措施,才有了大量招收士子的科举制度。这就是后来导致败亡的“积贫”、“积弱”和“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的后遗症的由来。

马植本身是汉人,很希望辽国灭亡以后,大宋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回去,所以特意冒险拜访当时掌管宋朝兵权的童贯,在童贯的引荐之下拜见了宋徽宗。

马植劝宋徽宗:大宋应该趁着辽国衰落的大好时机,赶紧出兵,和金夹攻辽国,“愿陛下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成祖宗未尽之事业!”宋徽宗听到马植慷慨激昂的劝说后非常高兴,从此确立了联金灭辽的方针,和金签订了夹攻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的盟约。

结果,在与金国联合灭辽的战役中,宋军低下的战斗力完全暴露在金国面前,大大激发了女真人的侵略*,此时又没有了辽国这个天然屏障,靖康之耻很快就到来了。

启示:

马植不可谓不忠心,其分析也不可谓不对,终于使宋徽宗做了件“有道理,没实力”的事情。切记:不管面对怎样的大好机会,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没实力的机会是祸事,和实力匹配才是福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6

软弱的妥协最后会自讨苦吃。北宋联金灭辽的计划里,为建立宋金同盟牺牲了太多,并且没有建立起与金的牢固利益关系,金在辽和宋之间反复摇摆,宋最终失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7

三方鼎立才能使局势更平稳,两方对立只会让矛盾更尖锐。远交近攻方是上策。没有足够的实力为基础,驱虎吞狼只会被虎狼所吞噬。人可以有虚荣心,但没有实力却追求更高名誉,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北宋就是在自身实力不足的状况下,为了名誉上的收获,选择了联金灭辽,才会加速了自身灭亡的速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7

国家实力弱的时候尽量避免与强国制造不愉快,不要让强国有理由开战。像欧洲很多小国还有我们边上的朝鲜不就好好的吗?国家实力强大的时候就尽量和别的国家开战,没摩擦也要制造摩擦,就等他们过激反应沉不住气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