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宝宝到了1岁左右,爬行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探索的需求,开始与*用双腿走得更远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家长该如何来教会宝宝轻松学走路呢?很多的人牵着宝宝走,其实是错误的选择,还对宝宝健康有害!这3个危害要知道。
养成错误的走路姿势:
如果你牵着宝宝走,严重了很容易影响宝宝足弓的发育。走宝宝年纪小,对自己腿脚活动的意识还不够,刚开始行走时就很可能出现腿脚僵硬的情况。踮脚走不仅走路姿势不美观。牵着宝宝双手学走路,不能及时训练TA自己控制迈步的力气,很容易让宝宝养成错误的走路习惯,比如踮脚走。导致长大后的走路姿势也是错误的。
不利于平衡能力发展:
当你看到宝宝扶着沙发,迟迟不敢迈出一步,其实他的小脑袋正在思考如何控制平衡才不会出现跌倒的情况、先迈哪只脚会走得更稳一些……相反,如果父母急于扶着宝宝走,当宝宝的“拐杖”,无形中使宝宝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更差,以后走路更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婴儿是有与生俱来的安全意识,这个过程,也是宝宝前庭平衡能力发展的过程。
当宝宝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经过多次的实践练习,那么他的平衡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后每走一步,都会走得很稳当。
错过爬行的黄金阶段:
很多家长在发现宝宝刚学会扶站时,就觉得这是要走的信号,于是赶快扶着宝宝练习走路。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决定。对于宝宝来说,爬行才是整个婴儿阶段最好的全身运动。从6个月左右,引导宝宝多爬行,每天至少3个小时。
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学会不同动作的转换,比如爬转坐,爬转站,腰部力量、腿部力量、全身大动作都在日复一日的爬行中得到了很好的重复锻炼。
这样才会为他以后的骨骼发育和感知发育打好基础。那些从爬行阶段过来的孩子要比直接行走的孩子平衡性更好,更不容易摔倒和碰伤。
只有会爬了,宝宝才能够更好的走路,如果你牵着宝宝走,这3个危害要知道,不要太早牵着宝宝走,应该让他自己像慢慢的站起来,这点很重要,当然了安全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热心网友
及时纠正不正常的步态,在学走路的时候,由于下肢尚未完全发育,脚步的力量不够,学步及站立时,双脚便自然地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增加稳度来防止跌倒,结果产生了双脚自然分开的不正确走路姿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平衡慢慢变得协调,这种八字分开的步态也会慢慢改变的,所以爸妈不必太过于担心,但如果超过2岁了,宝宝的走路姿势仍然是这样,或者是超过1岁半仍还不会走路时,则应该要带宝宝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检查下,以便及早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