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成社交“新宠”,这个新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会如何?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我觉得这个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单独的个体很难走得长远

剧本杀在所有的社交的游戏中,算是比较新的一款游戏,游戏的机制也非常好玩,非常适合年轻人盒子里的好朋友在聚会的时候玩。现在很多城市开了各种剧本杀的工作室,工作室的服务也非常好。虽然我相对比较看好剧本杀的产业发展,但如果单单看剧本杀的工作室的话,我个人其实并不看好。

一、很多小伙伴喜欢上了剧本杀。

剧本杀是一种沉浸式的社交游戏,小伙伴们可以约上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们来组局,一般的剧本杀游戏分5人本和6人本,有时候也会有7人以上的本。在剧本杀的游戏中,每个人会担当一个角色,通过沉浸的方式来走完这个角色。很多小伙伴都爱上了这款游戏,因为这款游戏融入到了密室逃脱和狼人杀的精华,游戏机制非常有体验感。

二、很多城市也开了剧本杀的工作室。

基本上一开始在网上特别火,后来逐渐拓展到了线下,很多城市也开了线下的剧本杀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装修非常适合年轻人聚会,剧本杀即融入了角色扮演的环节,也有各种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几乎所有人都能完全沉浸进来。

三、我相对不太看好这个产业的个体发展。

虽然剧本杀确实非常好玩,基本上的热度也非常高,很多新的门店也在不断注册。但与此同时,现在很多剧本杀的门店出现了组不起局的情况,基本上的运营成本也非常高,剧本杀的剧本也只能玩一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剧本杀的工作是很难具有运营的连贯性,我非常看好这个产业会有更多的门店出现,但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门店都能盈利。

热心网友

这个新行业未来的发展肯定是非常的不错,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特别喜欢剧本杀。而且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这种非常烧脑的游戏,所以现在的行业又有了一个新的趋势。

热心网友

前途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看得出许多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活动,发展前途还是不错的。

热心网友

前景非常的不好。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做剧本杀,但是效果不是特别的突出,也有很多的槽点。

热心网友

剧本推理行业上市公司较少,非上市公司主要有:原创作者和IP授权方:腾讯游戏、中手游和阅文集团;平台制作发行方有空然新语、桌立方、雪人、剧人气、剧牛气、黑探有品、买本本等;下游游戏消费主要分为APP和门店,其中app有,我是迷、剧本推理和百变大侦探,门店有叁千世界、剧本部落和FB谋杀之谜等。

本文核心数据:投融资事件数及金额;用户规模;播放量;综艺数量

剧本推理玩法为在DM(主持人)的引导与氛围渲染下,玩家们遵循特定的剧本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线索搜证、演绎推理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部分线下实景剧本推理设置NPC,以营造更加真实、沉浸的游戏体验。

剧本推理的特点侧重于玩家之间对抗(pVP:player vs player)以完成故事任务,不同于密室逃脱侧重于玩家对抗环境(PVE:player vs
environment)。其内容类型包含硬核逻辑本、阵营对抗本、情感沉浸本、欢乐喜剧本、机制本、游戏本和恐怖氛围本等,背景多为古代、*、科幻、欧式、日式等。其场景分类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



——投融资:疫情引发线上剧本推理增长期

2018年是剧本推理市场的“投资元年”,经纬中国、魔量资本、金沙江创投等各类明星资本入局线上剧本推理APP;2019年,剧本推理门店激增,大量用户转至线下,投资机构一方面继续加码APP投资,另一方面观望线下门店。

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上剧本推理APP迎来行业增长期,头部APP百变大侦探获得3000万投资。2021年,伴随着游戏IP改编剧本推理、剧本推理IP改编网剧、企业剧本推理定*务的出现,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开始挖掘行业长尾价值。



注:IP即为内容,优质IP可以等同于好的故事和角色,这也成为影视作品成功的基础。

——用户规模:下载量和月活量均有重新上升趋势

剧本推理行业线上游戏主要由APP和小程序承载,APP端目前以“我是谜”和“百变大侦探”为主。“我是谜”整体月活规模较高,2021年2月达72.73万。2021年7月均有抬头趋势。



就产品下载量来看,“百变大侦探”得益于赞助第六季明星大侦探,2020年以来下载量节节攀升,目前各渠道累计下载8500万以上,其中2021年7月下载量达到2020年以来新高。



——线上平台布局:各平台加速布局剧本推理综艺

2016-2021年,各平台推理类综艺数量与播放总量呈上涨趋势。2021年,各平台加紧布局推理类综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各平台已播待播推理类综艺达9部,2020年播放量高达87.2亿次。



线上发展趋势:剧本推理内容持续发展,或成为IP开发产业链的标配环节

随着优质专业作者的加入,剧本推理行业内容将迎来升级。针对剧本的开发将持续深入,推理综艺、含剧本推理元素的剧集、推理游戏都将在短期内迎来新的发展。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