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蕴含的哲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0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25

这两句诗,出自唐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此二句可简单译为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曲”字写出诗人在竹木掩翳的曲折蜿蜒的小径上行走时的情景,转来转去,小径一直通到最幽深的地方。这才发现,在花木丛生处有一座禅房。“幽”、“深”二字把禅房所在位置的僻静凸现出来。静谧清幽,毫无世俗尘嚣的烦扰,令人心驰神往。其中蕴含的哲理就是某种高过常人的境界或成就的获得都不可能是一路坦途,他们都需经过曲折和坎坷获得。同时反过来也就是说太容易获得的事物都是平凡的,不会太珍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25

禅房建在曲径幽处,花木深中。或者反过来说,要到真正的禅房,就需从曲径幽处,步入花木深处。有些人未必喜欢禅房,而喜欢闹市,当然也就不用行这幽径了。但闹市之中的人毕竟太多。而禅房中独我。也唯有在禅房这样的环境,才能是真正的自我。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果在乎的是自我,这人迹鲜闻的曲径,自然就是我们应该试着寻找的途径。换句话说。我的意思有二:其一,要找对路。其二,自我之路是孤独的,藏于世俗之外,但亦藏于心的深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25

曲径通幽蕴含的哲理:“曲径通幽”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法,是因为“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这便是“曲径通幽”。

都说“大隐隐于市”,我以为只有明白之士,通达之人方能明白“曲径通幽”的深刻内涵。古往今来,多少通达之人,他们或面对明君,或侍奉庸主,人生弯弯曲曲犹如那望不到尽头的小路。

曲径通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ū jìng tōng yōu,意思是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解释:总意:深远的地方,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26

曲折的小路通往幽静处,古香焚起,安静房中,花木都悠闲祯静。写的是心无杂念,隐逸的情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1:27

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达到更深的境界,取得成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