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2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03
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上有很多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能力非常突出的将帅。远的不说,明朝早期的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人,都是战功赫赫,能力很强的人。
但如果把一个王朝的兴衰甚至结局,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那么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这个王朝的悲哀,而且是非常大的悲哀。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当时除了袁崇焕之外,曹文诏被誉为崇祯年间“第一良将”,卢象升被视为大明朝最后的“擎天之柱”,孙传庭被视为明朝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此外,还有很多英明神武的战将,在当时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这么多文臣良将,仍然没有换回大明的颓势。
可见,他们虽然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或者在局部战役中取得胜利,但是他们毕竟只是臣子,并不能左右一切,很多对的*,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所以即使崇祯不杀袁崇焕,那么也不能改变这一切。
翻看明朝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就是这些良将,又有几个没有坐过牢?他们又有几个没有被*过?
可见,关键问题不在这里,崇祯本身性格多疑,他对任何人的信任都是有限度的,同时也是防之又防。
也因此,崇祯与朝中大臣的关系闹得非常僵,甚至就是他张口向他们借钱,这些人为了各自的小九九,也不愿意借,他们是真的没有吗?绝对不是。
其实崇祯手段也挺残酷的,在某些事上非常果断,一旦对内阁不满意,他就有可能撤换甚至杀掉,但他同时又精疲力尽。
崇祯长期陷入党争不能自拔,他受到了东林党的诸多牵制,很多*他即使认为是对的,也得不到的贯彻。
曾经他的内心是多么希望可以议和,他竟然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谈这个事。当然了,这中间很大原因是他的性格的问题,不过他也知道,即使在朝廷上讨论,也不会有他想得到的答案。
与此同时,崇祯从上位之初,就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烦,这些麻烦并非仅仅是内忧外患。
要知道崇祯非常缺钱,这是很致命的,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所以指望着一个良将,带领着一直长期没有军饷的军队出征,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以说,在崇祯朝,让人看不到希望。
当然了,我们并不能否认袁崇焕等人的功劳,他们的确能力突出,在辽东抵御八旗兵很有一套。
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八旗兵的进攻进程。如果崇祯不杀他们,而且非常信任他们,那么或许可以延缓明朝的灭亡,但整体上大明的灭亡,并不是因为袁崇焕的死,所以即使不杀,他也是*为力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04
答:能的,因为袁崇焕的军事实力是很强的,有能力阻击想要入关的后金部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04
我觉得能,因为当时的袁崇焕不仅有明朝的精锐部队,而且自身文韬武略都非常厉害,一旦得到崇祯帝的信任,一定能护住大明不至于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05
即使崇祯没有杀掉袁崇焕,明朝也很难守住半壁江山,因为袁崇焕防守的是北方的后金军队,而在南方明朝又面临着众多农民军的围攻,明朝分身乏术,江山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