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7:42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和浮游动物(Zooplankton)两大类。
根据体形的大小,浮游生物可分为6类。
类别
形体大小
代表
超微型浮游生物
(Ultraplankton)
<5μm
微球藻、海水小球藻和
很微小的金藻等
微型浮游生物
(Nannoplankton)
5~50μm
微型鞭毛藻、颗石藻和
微型硅藻等
小型浮游生物
(Microplankton)
50μm~1mm
硅藻、原生动物、轮虫、
小型甲壳动物和小型浮
游幼虫等
中型浮游生物
(Mesoplankton)
1~5mm
中型水母、挠足类及其
他中型甲壳动物和浮
游幼虫等
大型浮游生物
(Mscroplankton)
>5mm
大型水母、大型浮游甲
壳动物、毛颚动物、浮
游被囊动物和仔鱼等
巨型浮游生物
(Megaplankton)
>1cm
(最大的可超过1m)
巨型水母(如僧帽水母
和霞水母)、海蜇等
浮游生物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具有多种多样适应浮游生活的结构和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
扩大个体表面积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
这类现象在浮游生物中很普遍。如六角网骨藻、角刺藻
(Chaeto-ceros)有细长的角毛;桡足类有细长、多毛的第一触角和尾叉刚毛;龙虾的叶状幼体有扁平叶状的头*和细长分叉的胸足;等片藻、直链藻(Melosira)结成带状,海链藻(Thalassiosira)结成链状,星杆藻(Asterionella)连成星状等。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
方式多样。①产生气、油等比水轻的物质。如管水母类僧帽水母群体顶端有一个充满气体(主要是氮)的大气囊,桡足类的哲水蚤(Calanus)体内有一个狭长的油囊,浮游硅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油点或脂肪酸。②分泌胶质。如浮游海樽类有发达的胶质囊。③增加水份。浮游动物的含水量一般都高于底栖动物,如水母类的含水量高达96%以上。④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如浮游腹足类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比底栖种类的轻薄,有孔虫的外壳上遍布小孔,毛颚类动物无骨骼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