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3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28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于圣诞节上映的《铁道飞虎》,本人抱着极大的热忱选择了去影院支持成龙大哥的新电影,两个小时结束了,欲哭无泪!有点掉坑里的感觉,你说这样的电影,我放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用来打花时间看看就得了,还花了60,我一定是病了!
评价一个电影是否属于烂片,有三个标准!
第一:评分,虽然很多人说评分有恶意刷分的时候,但是豆瓣评分大多数时候还是比较靠谱的。《铁道飞虎》在豆瓣的评分是多少呢?5.2分,我没有仔细的去筛选和研究,但我知道这一定是成龙大哥分数最低的一部电影。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真的很担心成龙大哥会不会晚年落个圈情怀,卖票房的名声结局!
第二:剧情,有时候部分冷门电影,比如艺术、悬疑类电影,往往评分很低,但是实际剧情很过瘾,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评分与电影本身去做一个切割!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铁道飞虎》这部你不用切割!电影的寓意和出发点以及想要表达的主旨都很正能量,但是剪辑的水准以及故事的连贯性、逻辑性,从整体性上来说就差了一大截,剧情不等同于故事情节,不是说完整的讲述完一个故事就是剧情完整。一个抗日片,各种搞笑镜头,请问艰难困苦时期,真的有这么多欢乐的事情么?一部叙述那段特殊岁月的电影,最起码的让人感动都做不到,又何来剧情呢?
第三:演技,演技在部分时候其实是可以和电影的好坏脱节的,吴镇宇演了一辈子的烂片,但是不能否认他的演技。但是如果一部电影,所有人的演技都不在线,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整个剧组都是打着情怀的幌子,做着不负责任的事情,无法去揣测电影拍摄过程中,这些演员是否很认真的在用心表演,但是就屏幕前的表现,所有人都是不及格!另外何云伟、房祖名这些演员又是咋回事!
吐槽结束!60块钱的票钱是回不来了,但是不吐不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28
虽然号称拿到6.9亿票房,但2017年上映的《铁道飞虎》,依然是一部体无完肤的烂片。
它坏了丁晟的好传统,毁了功夫喜剧的好名声,让一大堆明星扎堆落水。最重要的是,用抗日神剧的逻辑拍一部搞笑动作片,这纯粹是违背历史、歪曲事实。
《铁道飞虎》之前,丁晟不愧为拍出《硬汉》、《解救吾先生》的好编剧、好导演。
本片后,到那部东施效颦的《英雄本色2018》,犀利的节奏、巧妙的情节,以及冷酷中的那股温情,一样样烟消云散,仿佛不曾有过一般。
剩下的,就是细碎的斗嘴、杂乱的人设,以及文戏与武戏搅和不到一块去的尴尬。
为了表现而表现,为了煽情而煽情,完全的功能化、割裂化倾向,代替了有情有义、思维缜密。是丁晟想要的太多,还是真的江郎才尽,说不清。
成龙大哥被坑,这件事也不全怪丁晟。
本身定位为,一部有趣好笑的动作喜剧,这该是成龙大哥的主场,只是,表现上中规中矩,没啥特出彩的地方,还非要拽着房祖名来正名,非但不能让观众感动,还坏了规矩。
明星客串这件事,用好了,叫星光璀璨,用不好,叫眼花缭乱。
作为一部本该充满正能量的片子,引得刘德华、黄子韬、王凯、王*、徐帆、张蓝心、何云伟等明星客串,再加上矢野浩二为代表的鬼子专业户们出演,看起来确实热闹。
只不过,混个脸熟的心态,加上走马观花的安排,非但没有给本片增色,反而让观众疲于应付。本来,片子就有些胡闹,还非要那这么多非功能性的角色填坑,让全片显得杂乱、分散,更没法看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主旋律的创新与突破。相信《铁道飞虎》的用意是好的,就是让年轻观众有兴趣了解,那一段压抑坎坷,却不乏*的抗战岁月。
然而,套上个抗日神剧的壳子,即想要明星,又想拍喜剧,还要弘扬主旋律,什么都想要,就是没想过尊重历史,拿前人的艰苦卓绝开涮。
想来,这才是本片最不能令观众们容忍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29
电影《铁道飞虎》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烂片。
作为喜剧影片,电影《铁道飞虎》只是杂耍玩闹;作为抗日影片,电影《铁道飞虎》有违历史真实;作为一部正常影片,电影《铁道飞虎》完全是没有诚意的,所以说它是一部烂片毫不为过。
其一,导演想要表达东西过多,却又表达不完整。
有看过电影《铁道飞虎》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该影片由导演丁盛执导,由于之前他执导的影片《解救吾先生》而成功洗刷他的烂片史,在执导该片时,未免有些骄傲了,既想表达抗日历程艰辛史,又想拍出喜剧感,还想融合中国功夫,什么都想要,最后成果却是“四不像”。
其二,电影阵容强大,却也只是走马观花。
要说影片虽质量跟不上,但演员阵容却很强大。首先,成龙作为中国武打功夫巨星之一,担任该片男一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成龙大哥有武打功底,作为“飞虎队”一员也能说的过去。其次,配角黄子韬、王*、王凯等人,无一不是自带庞大流量明星,商业片气息十足,打着情怀大旗,大卖商业片,果真有些“厚颜”的意思了。最重要的是几个配角人物设定与演员本身基本没什么契合度,不着边际的演着没有自己灵魂的角色,也只能带来适得其反效果,找不准自己角色定位,呈现于屏幕中的也只能是无尽尴尬与不自然了。最后,多位大咖客串出演,包括刘德华、徐帆、张蓝心、何云伟等的倾情出演,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尤其是刘德华最后亮相的独白,使观众一头雾水,看的尴尬症都要犯了。
其三,以抗日严肃史当儿戏,不尊重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津浦枣庄路段的确有一帮由铁路工人组成的“飞虎铁道游击队”,这样一段光辉历史事件真实存在,事件题材背景是极好的,但改编水平却一言难尽,将喜剧与抗日庄严历史想融合,实则是在亵渎历史,试问如何能在血淋淋的背景下高声笑出口,出发点便是错误的。即使是喜剧抗日片,但也仍然无法超越潘长江《举起手来》的经典,无非是上演了一场“东施效颦”,将日本战士刻画的如此无脑可笑,这并非对日本战士的贬低,实则是不能认清自我,自欺欺人。游击队成员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但演员却满口腔味,能不使观众出戏吗,加之剧情设计平淡无味,节奏拖沓不紧张,完全算不得一部抗日片,情节“炸桥梁”、“爬火车”、“打鬼子”完全没有演绎出战争片的精髓,看到的只是满屏的上蹿下跳,实则是浪费资源。
其四,房祖名亮相,有欺骗观众之嫌疑。
要说电影《铁道飞虎》的隐秘工作做的是相当到位了,从影片定档宣传到上映,无一处透漏影片中有成龙之儿房祖名的身影,就在观众走近影院之时,看到了因吸毒事件沉寂的房祖名,而且在影片中的出镜率较高,这是成龙大哥带着爱子付出的节奏。其实这种事件很正常,毕竟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观众也都可以理解,但整个过程观众都被蒙在鼓里,最后一刻才知晓,这便有些说不过去了,不少影迷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构成了欺骗,因此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差评,所以说这也是一部没有诚意的影片。
总而言之,电影《铁道飞虎》是一部无可厚非的烂片,完美是在消费观众热情,但同时也不能否认该片创作的出发点是不错的,毕竟属于爱国范畴,只是希望以后各位导演可以引以为戒,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切忌遵从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29
电影《铁道飞虎》一上映就被推为“烂片”,不过看了之后真觉得没有冤枉它。
《铁道飞虎》的“烂”首先体现在众所周知的欺骗观众上面。电影最初宣传打的是成龙刘德华主演的旗号,结果一看,明明是龙太子房祖名成了二番,这可是片方提都没提过的一点啊。真是奇怪了,同样是吸毒明星代表,柯震东在电影《小时代》里所有戏份就必须删光,而你龙太子的面子就是大啊,戏份一点没删还是男二号的角色啊。
这样可以欺骗观众,不平等对待演员的行为真是让观众看了倒胃口。
当然,除了这一开始处心积虑的欺骗,《铁道飞虎》本身的剧情和拍摄也压根说不过去。
整部剧中皇军的设置就跟闹着玩似的,没有丝毫战斗力,只要跟八路军一斗,必定输的一塌糊涂,而且在皇军的统治下,百姓们集市热热闹闹,卖各式商品的都有,大家穿的衣服也都是崭新的,这日本侵犯的日子可能过得这么好么?导演你是不是太违背历史史实了?
除此之外,一票港台明星在里面充当背景板一样的角色,是不是冒出来一句港普真的让人很出戏啊,哪里融入得了抗日剧的氛围里面。
电影《铁道飞虎》是由原著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而成的,原著小说立每一个游击队员出身不同,但是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技,并且一切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而努力,这种人物设定就和漫威中的英雄一样,而在《铁道飞虎》中,也是由成龙带领着房祖名、王凯、黄子韬等人来一起抗击日本,按理说,这样的人物设定只要处理得当是非常出彩的,可是在电影中,导演却将这些人物处理得非常简单,很多人非黑即白,做事完全没有行为逻辑,想怎么就怎么操作,看得观众莫名其妙。
尤其是日本军官又弱智又神经,不会惩罚抓到的铁道游击队的成员,也也不会残害百姓,更不会烧杀抢掠,彷佛他们不是日本军官,而是来和平统治村庄的上级领导一样。
可能因为剧情的牵强,《铁道飞虎》里一票演员的演技都不在线,王*一口港台腔让人出戏,黄子韬的演技更不用说,一如既往的浮夸,就连成龙大哥本身也实在托不起这个角色,只能说,这些年成龙太过透支自己在大荧幕上的好感,接连不断的烂片加上带自己儿子强行出镜的行为都让人心生反感。
当然电影里面还是有比较精彩的地方的,比如王凯饰演的范川,他将内心那番壮志报国的豪情完全表现了出来,既有一身傲骨又充满了细微之处的搞笑,让人不由得喜爱这个角色。
总体来说这部《铁道飞虎》整体上都不算用心,还一开始就欺瞒观众,自然风评很差,而关键的剧情也如此经不起推敲,自然也就被称为“烂片”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30
如果抛弃题材选择,电影立意这个角度,这部电影算是一部阵容强大,制作精良的好片,打分可能会有7分。但是,成龙如此粗暴的改编一部红色经典,毫无诚意的对待走进影院的观众,相信再多有形的努力,都换不来观众的支持。豆瓣近7万人打出5.2的评分,是有道理的。“诚意”才是出精品的关键,而这部藏了太多“私心”的电影,注定是一部“烂片”。
首先,这是一部“动作喜剧”的红*。整部电影是根据《铁道游击队》改编的,算是很好地融合了成龙式动作喜剧的味道。如果换一个题材,换一个故事,如此的阵容,如此制作,我肯定会鼓掌。但是,《铁道飞虎》贴合了“成龙式”电影的味道,却丢了对于信仰,对于历史的尊重。可以说犯了很多抗日神剧的通病,成就了一部“成龙动作喜剧式的抗日神剧”。极度的弱化日本人的智商,努力塑造一个立不起来的“偶像式英雄”。不知道那些看着王凯骑着马追火车的少年们,会不会觉得打鬼子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啊!
可以说,电影形式很成龙,但是电影内容很不成龙。这一次,他丢掉了他一直坚持的“思考”,有形无物,即使花再多钱,尽再多力,组再多人,又怎么能拍出能够走进人心里面去的影片呢!何况《湄公河行动》也不过是在这部电影之前不久放映的,刚刚告诉你,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大义。成龙却在这部电影里面丢掉了自己。真的和《十二生肖》天壤之别了。
其次,这部“港式口音”的红*,让观众太跳戏了。虽然红色故事从没有强烈的要求强调地域性,但是故事本身产生的地域、故事人物成长的环境,是没办法脱离的。即使你搬到再高的舞台,再国际化的环境里面,那种根植性的东西也是顽固存在的。所以,这部电影里面,港台口音的演员,超出年代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时刻感觉到“跳戏”。尤其是“偶像式”的杀鬼子,更是在“红色”电影里面感觉膈应。我想在《夏洛特烦恼》里面,尹正再夸张再做作的表演,观众都会觉得那是为“喜剧”服务,而且相当喜欢。但是《铁道飞虎》里,王凯骑着高头大马出场,飞马追火车,神*手杀敌,夸张做作的表演,估计没有多少观众会在这样红色的电影里面,欣赏这样的喜剧方式吧。
最后,这部“小鲜肉”的红*,藏了太多的“私心”。先不管观众对于一点也没出现在宣传、海报以及电影路演中的房祖名承担了如此多的戏份,以及是如何抱着被骗的心情来打分的。单说这部电影收拢的当时热度极高的王凯、黄子韬、王*等人,先不评价演技的高低。只看这部电影先期就考量了“小鲜肉”们的热度,而没有考量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以及电影呈现方式,就能看出制作方抱有“圈钱”的想法了。以懒惰的方式来回馈观众,不以诚心对待观众,这些都是可以清清楚楚感觉到的。“私心”藏太多,又怎么出好作品,注定是烂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