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水的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就会结冰.大多数的物体都是热膨冷缩.
水在4℃以上时,也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当它在4℃以下时,就变成了热缩冷胀了.
冬天,跟冷空气直接接触的水,总是水面散热较快.当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由于热膨冷缩的关系,表面上温度较低的水,总要不断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总要不断上升,形成对流现象.这样一来,原来上面较冷、下面较暖的水,很快就会达到温度均匀了.
如果继续冷却,等到表面上的水冷到4℃以下时,就变成热缩冷膨了,表面上的水反而比表面下的水来得轻(指密度较小),也就不再产生对流现象.由于没有了对流,水的温度不容易均匀;在比较深的水里,虽然表面上的水已经到0℃,底部的水还可以继续保持在4℃左右,因此总是表面的水先结冰.而水下不易结冰
热心网友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且4度以下有反胀现象。也就是当河水开始降温时,4摄氏度的水在下面,而温度更低的水反而在上面,而且温度越低越靠水面,所以结冰总是从河面开始。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传热主要靠对流,当河底下水达到4摄氏度时,对流基本停止了(4度的水密度最大,无法向上走形成对流),河面上的冷空气就很难影响到河底了
热心网友
水要结冰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零度,一个是继续降温,把水放在零度的恒温状态下是不会结冰的.冰是不良热导体,热传递性能不好,所以不能使水继续降低温度,使得冰下的水始终保持在零度以上,所以不会结冰.
采纳哦谢谢
热心网友
你好,冰下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度,0度的水凝固结冰要放出热量。冰下的水温由于保持在0度不变,水不能放热,所以无法结冰。
热心网友
水的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就会结冰.大多数的物体都是热膨冷缩.
水在4℃以上时,也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当它在4℃以下时,就变成了热缩冷胀了.
冬天,跟冷空气直接接触的水,总是水面散热较快.当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由于热膨冷缩的关系,表面上温度较低的水,总要不断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总要不断上升,形成对流现象.这样一来,原来上面较冷、下面较暖的水,很快就会达到温度均匀了.
如果继续冷却,等到表面上的水冷到4℃以下时,就变成热缩冷膨了,表面上的水反而比表面下的水来得轻(指密度较小),也就不再产生对流现象.由于没有了对流,水的温度不容易均匀;在比较深的水里,虽然表面上的水已经到0℃,底部的水还可以继续保持在4℃左右,因此总是表面的水先结冰.而水下不易结冰
热心网友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且4度以下有反胀现象。也就是当河水开始降温时,4摄氏度的水在下面,而温度更低的水反而在上面,而且温度越低越靠水面,所以结冰总是从河面开始。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传热主要靠对流,当河底下水达到4摄氏度时,对流基本停止了(4度的水密度最大,无法向上走形成对流),河面上的冷空气就很难影响到河底了
热心网友
水要结冰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零度,一个是继续降温,把水放在零度的恒温状态下是不会结冰的.冰是不良热导体,热传递性能不好,所以不能使水继续降低温度,使得冰下的水始终保持在零度以上,所以不会结冰.
采纳哦谢谢
热心网友
你好,冰下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度,0度的水凝固结冰要放出热量。冰下的水温由于保持在0度不变,水不能放热,所以无法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