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汁狗肉”为什么叫“鼋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1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3:29

鼋(读音:[yuán] 学名:Pelochelys ),是龟鳖科中的一属,特点是体型大,体重可达100公斤。
鼋汁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制作历史。据《史记》记载:刘邦手下名将樊哙,少时以屠狗为生。刘邦与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为躲刘邦,樊将肉摊迁至湖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正苦于无钱乘舟,忽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游过河去。刘邦找到樊哙,樊正愁狗肉无人问津,刘邦抓起狗肉就吃,经刘邦一吃,人们遂竞相购食。其后,刘邦常乘鼋过河食之,樊哙恼鼋,杀之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鼋汤煮狗肉,香味不减。因此,沛县狗肉又称“鼋汁狗肉”。

刘邦做泗水亭长后,得知樊哙杀了老鼋,非常气愤,将樊哙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后不准用刀。樊哙无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故“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宴请乡亲,以狗肉作饮,酒酣,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县狗肉伴随《大风歌》名扬四海。刘邦定天下后,樊哙将鼋汁汤传给其侄,世代相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3:30

沛县狗肉的历史: 沛县狗肉,煮好上市的狗肉呈棕红色,色泽鲜亮,气味浓香,味道鲜美,入口韧而不挺,烂而不腻,既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有助消化的药用功能;而且在吃法上沛县狗肉都不会用刀切,而是用手撕成条状。如此美味的狗肉和独特吃法还真有一段动人的传世佳话呢。 话说秦末沛邑城郊的乌龙潭边,住着一个少年名叫樊哙,以屠狗为业。他用乌龙潭的水冲洗狗肉,再用潭边的井水去煮,狗肉味道异常鲜美,当时就颇负盛名。不久,刘邦从丰乡中阳里村流落到沛邑城,结识了樊哙。刘邦初来乍到,没有正业,是个彻头彻尾的市井流氓之徒,当时老百姓称之为刘三。刘邦除结交邑令衙门的吏役喝酒闲聊外,就是每天当樊哙卖狗肉的时候去白吃。 刘邦这样天天来吃狗肉,而且还经常带着自己手下一批打手和泗水亭的官吏,从来不负分文,樊哙只能干瞪眼睛没有办法。樊哙想这样一直下去可是要把老本亏进去了,惹不起咱躲得起吧,于是提前把狗肉煮好,四更天捞出,用担子挑着,乘船过泗水到河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去卖。 刘邦来到市上,东寻西找,不见樊哙的踪影。仔细打听,才知道樊哙的去向,便匆匆寻踪追来。到了泗水河边,却见河宽、水深、流急,所有的渡船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刘邦嘴馋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河边搓脚拧手走来走去,东张西望。忽然他看见一只比簸箕还大的老鼋向岸边游来,刘邦很感惊奇,就戏呼到:“老鼋,你能驮我过河吗?”老鼋点头翘足,似通人性一般,随即将身子靠岸,刘邦拔腿跳上鼋背,竟安安稳稳的过了河。 刘邦来到夏阳镇上,看见樊哙正满头大汗地叫卖狗肉,走近摊前一看,看来樊哙也是刚到呀,狗肉还原封未动呢。刘邦也不用打招呼抓起狗肉就吃,自己吃完不说,还把所有的好肉兜走了,说是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们好多天都没有吃过樊哙的狗肉了,要拿给兄弟们尝尝。他这可是借花献佛,做了好人了,可樊哙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白搭了来回的船费。连续几天都是如此,樊哙可急了,要想办法不能让刘邦再过河了。 樊哙终于得知是老鼋天天驮刘邦过河,心里想,好你个老鼋,我一定把你杀了,让你还做“好”人。主意一定,当天晚上就带着家伙到泗水河边呼唤:“老鼋,刘邦叫你驮他过河。”老鼋游到岸边,樊哙冷不防将打狗绳索紧紧套住老鼋的脖子,用力拉上岸来,拖回家拿杀狗刀把其杀了与狗肉放在一个锅里煮,不料煮熟的狗肉浓香扑鼻,更鲜更美。以后,樊哙就用鼋汁汤煮狗肉,味道竟然鲜美异常,樊哙的鼋汁狗肉因而名闻全邑,一开张马上狗肉就被抢光。虽然杀了老鼋好了樊哙,但是可苦了刘邦,天天盼老鼋驮他过河,可就是不见老鼋终影。后来终于知道樊哙杀了老鼋,认为他太不够朋友,做了泗水亭长后,借故把樊哙的屠刀没收了,看你樊哙再怎么切肉。樊哙卖肉无刀,只好用手撕碎狗肉去卖,说也怪,用手撕的狗肉反而别具一番风味,更能保住狗肉的筋胳,咬起来口感更好。所以直到现在,沛县狗肉还是采用当初樊哙老鼋汤煮肉的做法,卖肉也还保留着不用刀切用手撕的老习惯,大家再也见不到刀切的狗肉。

希望采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