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意思: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出处: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原文: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作者简介: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
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故而使得这首词成为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
名家点评
1、北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晁无咎(即晁补之)言:“叔原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
2、北宋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晏叔原工小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不愧六朝宫掖体。
3、明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原(即晏几道)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热心网友
意思是:自从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见。今晚再三把银灯照,还担心这相逢仍是在梦中。这里的银缸指的是银制的里边的盛油的大盏。
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全诗为: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白话译文:
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作者词艺之高妙。
“彩袖殷勤”二句,着笔于对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
“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
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热心网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意思是自从那次分别后,我总是回忆起我们相逢的美好时光,好几次在梦中与你相会。今天晚上我把银灯点亮,仔细地看你,又怕这次相见还是在梦里。该句出自宋代此人晏几道的《鹧鸪天》。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
那年第一次遇见你,你那柔若无骨手捧着一杯酒,频频举着玉杯劝酒。场景是那么温柔美丽多情,我开怀畅饮醉得满脸通红。从月亮上柳枝的黄昏到月亮屋顶外树梢的夜晚,我们尽情地跳舞唱歌。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次美丽的重逢,还有梦里和你相拥。今晚我举起银灯仔细地看你,怕这次见面又在梦中。
扩展资料
“梦”出现在晏几道的词中很多次,《北宋词史》一书中说晏几道是一个沉溺在睡梦中的词人。这句话一方面说他的词内容题材十分狭窄,除极少数作品具有某种社会历史内容外,其余大部作品均未离开恋情相思与别恨离愁范围,他把“自我”封闭在一个脱离当时社会现实的狭小空间;二是他的词执著于梦境描写,热衷于梦境的开拓,他自始至终在编织着缤纷多彩的梦。晏几道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