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为啥可以被誉为“僧寺之祖”呢?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洛阳的白马寺之所以会被称为“僧寺之祖”是因为它是中国引入佛教之后最早建立的一座官方寺院。洛阳白马寺建造于东汉时期,是由汉明帝下令建造的。关于它的建立还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相传汉明帝有一日正在南宫之中睡觉,期间他梦到一个身高六丈、头顶金光的人在不断围绕着宫殿飞翔。待第二日醒来汉明帝上早朝时就将这个梦境告知了一众朝臣,其中有位名叫傅毅的朝臣在听完之后对汉明帝说:“西方有佛就如梦中那般。”

听到这个回答的汉明帝在这之后便遣使前往天竺,求佛经、学佛法。被他派往天竺的使者最后带回了两位印度高僧,同时还带回了诸多佛经以及佛像。待重返洛阳之后汉明帝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两位印度高僧,此外还将他们二人安排在鸿胪寺居住。不久之后汉明帝便下令在洛阳城郊处修建寺院以作为纪念。出于纪念这个目的,这座寺院在建成之后便以“白马驮经”为由取名为“白马寺”。

值得一提的是白马寺中的“寺”这一名称取用于“鸿胪寺”,自这之后“寺”这一称呼便成为了中国人对寺院的一种固定称呼。白马寺建好之后那两位印度高僧便搬到了该寺院居住并在此翻译佛经,他们二人在此翻译的《四十二章经》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汉译佛经。继他们之后也曾有过诸多高僧在此译经,所以白马寺也是中国至关重要的佛教发展场所。

后来因为改朝换代的关系,白马寺在东汉末年一度因为战乱而发生毁坏。好在待曹丕称帝之后,白马寺又得到了重建。白马寺重建之后没多久便又再一次创造了历史,这个历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受戒仪式就是在此举行的。这个受戒之人名叫朱士行,法号为八戒。

热心网友

汉明帝派十八位使臣。跨越万水千山,餐风宿露倍受艰辛,历时三年始回到东土洛阳,明帝率群臣出城三十里迎接。为供奉佛像及安置随来的两位印度高僧。明帝于洛阳东效建寺,首开华夏历史建寺庙之先河。为纪含白马驮经至此。故名白马寺,(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六十八年至今1939年,是我国最早的佛寺)这便是佛教东传的始因。

热心网友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时,建造的最早官方寺院,建好后都有高僧在寺庙中居住、译经,对佛教的传扬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心网友

它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其中大雄宝殿是全寺主殿,殿内有很多干漆造像,寺庙内还存有自唐以来的历代碑碣40多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