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4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50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
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50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51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
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文坛巨匠巴金这个月17日与我们永别,将在另外一个世界审视生活。作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部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大作——《随想录》。而我呢,也再次捧起巴金这部绝笔之作,希望从中再挖掘出老人家的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推荐给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年代的人们。
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随想录》耗费了巴金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当时*虽已结束,但敢于如此剖析自己的灵魂是需要相当勇气的。而这种勇气来自于一位见证几十年中国历史巨变的老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巴金创作这部《随想录》是因为他觉得必须深刻反思历史,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怀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巴金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一步步逐渐深入地思考。“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知道,不把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种脓血。”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并剔除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读《随想录》,已经没有《家》、《春》、《秋》里充满*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已不再会为那近乎直露的浩荡的情感所淹没。然而它的平静而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51
--------------------------------------------------------------------------------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
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文坛巨匠巴金这个月17日与我们永别,将在另外一个世界审视生活。作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部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大作——《随想录》。而我呢,也再次捧起巴金这部绝笔之作,希望从中再挖掘出老人家的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推荐给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年代的人们。
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随想录》耗费了巴金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当时*虽已结束,但敢于如此剖析自己的灵魂是需要相当勇气的。而这种勇气来自于一位见证几十年中国历史巨变的老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巴金创作这部《随想录》是因为他觉得必须深刻反思历史,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怀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巴金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一步步逐渐深入地思考。“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知道,不把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种脓血。”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并剔除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读《随想录》,已经没有《家》、《春》、《秋》里充满*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已不再会为那近乎直露的浩荡的情感所淹没。然而它的平静而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